[通用]文化不息,紅樓永存-讀《紅樓夢》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不息,紅樓永存-讀《紅樓夢》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曲自述道盡作者不易。在一個夜色涼如水,月色清如許的夜晚,枕著悠悠清風,我走進了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凄美紅樓。
一曲紅樓,哀婉的曲調(diào)道出千萬嘆息。這嘆息鏗鏘地說出封建社會的黑暗,這嘆息有力地道出平民百姓的痛苦。表面上的國運昌盛,實際上的艱難不堪;王公貴族的紙醉金迷,底層百姓的生不如死,這些是當時黑暗社會的真實寫照,是當時無數(shù)百姓的心中苦楚,是當時令人心死的封建文化。在以賈、史、王、薛為代表的大家族中,無休止的勾心斗角導致了最后的家破人亡。黛玉的悲劇,始于封建社會的黑暗,始于封建社會的腐朽,不知多少多情的女子,多才的男子,一生窮困潦倒,最終死于非命。不公的年代,腐朽的年代!
一曲紅樓,朦朧的曲調(diào)蘊含無數(shù)的夢。佛說,千百世的回首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前世的甘露之惠,今生用淚來償還。“都說是金玉良緣,俺只信木石前盟”的林黛玉吟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帶著憐花惜花的情懷,懷著對寶玉的絲絲愛戀,最終“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的淚盡身亡!翱蓢@停機德”“金簪雪里埋”的薛寶釵本是大家閨秀,才情具備,與寶玉有金玉良緣一說。但寶玉心中只有黛玉,無奈之下只得與寶玉草草完婚。最終寶玉出家而她孤獨終老。迎春病死夫家,探春遠嫁海外,湘云夫死守寡,惜春常伴青燈古佛,妙玉被劫清白被毀,香菱難產(chǎn)而亡……多少女子夢碎大觀園,多少家族由盛轉衰。無情的年代,殘酷的年代!
一曲紅樓,悠長的曲調(diào)包含坎坷歷史。一段纏綿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隨著紅樓的演變深入人心。寶黛之苦情,釵玉之羈絆演繹出一段不同凡響的愛情之路。寶黛本是相愛之人,卻因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善終;釵玉則因賈母之言羈絆一生。有情人未成眷屬,終于,絳珠魂歸離恨天,神瑛看破紅塵心已死,情路坎坷終究未修成正果。從古至今,“盛極必衰”像一個詛咒糾纏著每個朝代和每個家族,紅樓中的大家族終是沒有逃離這惡毒的言語。在他們鼎盛的時候,一擲千金為笑顏;在他們衰落的時候,勾心斗角為錢財。富貴的時候世人皆是親,貧苦的時候親人也陌路。凄苦的年代,虛假的年代!
紅,本是絢麗的色彩。紅樓中紅,又多了一抹凄涼,多了一抹殘酷,多了一抹隱忍。倚望紅樓,感受“夢如人生”,正如寶玉始于榮華,一生虛無縹緲,感慨人生,最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清冷的晚風撩起簾幕,合上書本,輕掩眼眸,回味紅樓眾人,感受紅樓文化。品一口香茗,枕一縷清風,夢斷那如煙似雨的紅樓……
【文化不息,紅樓永存-讀《紅樓夢》有感】相關文章:
文化不息,紅樓永存-讀《紅樓夢》有感02-15
曹雪芹《紅樓夢》有感05-23
紅樓夢有感范文06-28
名著《紅樓夢》有感03-31
讀紅樓夢后感想03-29
2023曹雪芹《紅樓夢》有感05-24
讀紅樓夢有感12-17
讀《紅樓夢》有感12-13
讀紅樓夢有感02-26
讀紅樓夢讀書筆記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