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7春晚黑色三分鐘 內幕
2007春晚黑色三分鐘 內幕
每年春晚的倒計時總是被人們稱為“事故多發(fā)地段”,而2007年的零點倒計時尤為令人難忘,甚至被網友戲稱為“黑色三分鐘”,朱軍對于人們至今津津樂道的話題也在書中作出了解釋。
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第一屆春節(jié)聯歡晚會,到如今已經29個年頭,而朱軍就參與了15個,也就是說他在春晚這個舞臺上經歷了15個零點時刻。在這個特殊時刻,主持人們往往比較緊張,容易說錯話。而2007年的春晚上的“黑色三分鐘”因為媒體爭相的報道和過分解讀尤為引人注目。
當年春晚結束后,有不少媒體都報道了“黑色三分鐘”引發(fā)主持人朱軍與李詠在春晚后臺大打出手。而朱軍在書中提到:“黑色三分鐘并非如外界所言,是我們幾個主持人之間互相拆臺、人為搶詞造成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由于我們應對危機的經驗不足,相互沒有配合好,再加上過度緊張,所以接連造成了口誤!
事實上,幾乎每年春晚的零點儀式都無法掐準鐘點,而且隨時會有突發(fā)事件,這時就主持人們負責救場,視具體情況臨場調整。而因為朱軍的資深主持經歷,從2007年開始,導演下了明確指令,舞臺上無論發(fā)生任何情況,一切交給朱軍。
朱軍也在書中坦言,對于春晚全國觀眾都賦予了它太過沉重的東西,“多年來形成了這么一種慣性思維:春晚是一道年夜大餐,要吃不好的話這個年就過不好!倍鴮τ谶@位資深春晚主持人看來:“在我心里,晚會就是晚會,讓它承載那么多東西,那也未免太過‘抬舉’它了!
朱軍為什么突然打斷李詠的話?
也許是為了緩和一下緊張的情緒,在張澤群硬著頭皮念完對聯之后,接著發(fā)言的李詠看似有意識地放慢了語速,表達的方式也不是主持春晚的播報式而變成了主持類似非常6+1的聊天式(加入了諸如“啊”、“呢”) 李詠說:“即將送走丙戌迎來丁亥了哈,在新的一年里呢,我們六位主持人呢也要,F場的還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尤其是今年剛生下寶寶的媽媽同志們……”
就在此時,在李詠面帶微笑、打著手式不緊不慢聊天的時候,朱軍突然用絕屬刻意調高的音調壓著李詠的“媽媽同志們”強行打斷了李詠的發(fā)言“親愛的朋友們,零點的鐘聲就要敲響了,一個嶄新的春天即將到來!”
朱軍的突然打斷讓李詠一時有些發(fā)懵,在朱說“親愛的觀眾朋友們”的時候,被噎住的李詠只能下意識地跟著“啊”了一聲;而在朱軍說道“一個嶄新的春天”的時候,李詠還試圖說了一句什么(似乎是“讓我們倒計時”),造成朱軍有了半秒鐘的停頓,但后者還是堅持把“即將到來”說完了。
直觀感覺,李詠的一段話應該屬于即興發(fā)言,顯然當時距離零點還有一小段額外的時間,其想利用即興發(fā)言來拖延一下時間,但“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寶寶的媽媽同志們”這句話確實與春節(jié)沒有太多的關系。
有一種猜測是當時朱軍擔心李詠在閑談中犯宣傳精神的“大忌”(提及生肖話題。07年是豬年,我國的回族維族等信仰伊斯蘭的少數民族忌諱說豬),所以用搶話的方式強行打斷李的話;
還有一種猜測是,由于李詠說話的節(jié)奏過于緩慢、即興組織的內容又過于松散,朱軍怕耽誤了時間,所以要么是朱軍自己決定,要么是導演通過耳機下達指示搶過李詠的話頭。
但更接近實際的情形應該是:導演事先與主持人有約定,在報時前整一分鐘的時候主持人可以也必須進入事先設計好并掐算好時間的固定主持詞;而李詠即興發(fā)揮時沒有看時鐘,不知道時間的情況,眼見倒計時一分鐘已到,不論是自己看著時鐘還是導演下達指令,朱軍當時唯一的選擇只有打斷李詠的話,帶領著幾位主持人即刻進入預定話語軌道?傊,這樣的狀況讓原本已經緊張異常的臺上變得更為緊張。
最后究竟誰忘詞了?
然而“事故”并沒有因主持詞已進入預定軌道而即刻告終。
在周濤接著朱軍的“一個嶄新的春天即將到來”說出“我們分明已經感到春天的腳步在扣響我們每一顆心” 之后,董卿的接話又出現了明顯的遲緩,足有一秒鐘之后,才說出“讓我們帶著和美與和順去迎接生活的希望與收獲”;大概當時已較長時間沒有說一句話的董卿因之前一系列的“意外”而出現了短暫的“走神”;
之后是李詠說:“讓我們帶著和睦與和順去贏得生活的從容與自信!(此時又回歸到了晚會播報式的語言使用,畢竟這是事先背好的詞);
之后是張澤群說:“朋友們,一個新的春天正走向我們,我們正在擁抱又一個嶄新的春天!
接下來是劉芳菲:“隨著春天鐘聲的敲響,讓我們把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愿……”劉芳菲說到這里突然收聲了!而且沒有其他人第一時間接著說,臺上出現了可怕的空白足有3秒。直到周濤姍姍“說”遲“……播撒在祖國的大地上”,繼而在說“喜迎花開中國年”時又和李詠的“播撒在每個中國人的心目當中”“撞車”
很明顯當時有人忘詞了,那么究竟是誰忘詞了?直觀的判斷是劉芳菲,依據是她說的那句話是半句話,顯然沒有說完。但仔細推測忘詞的肯定不是劉芳菲,理由是,1,我國許多由多名主持人主持的晚會,本身就有把一句話分配給兩個人甚至更多的人說的光榮傳統(tǒng)(也就是說即使劉芳菲說了半截話也不足以證明是忘詞了);2,劉芳菲在說完半截話后,表情和動作非常自然地將話筒從嘴邊移開,沒有絲毫的停頓,這表明她已說完了自己該說的內容;3,當劉芳菲放下話筒之后,其身邊的張澤群同樣自然地將目光轉向另一側人多的方向,在等待著有人接話,試想如果是劉芳菲忘詞了,張澤群第一時間應該是盯著忘詞的劉芳菲看。所以忘詞的不是劉芳菲,不是張澤群,似乎也不應該是沒有任何表示的朱軍和董卿(除非當時兩人的大腦徹底失憶了),那么是最終開始接話的周濤?還是后來又搶著說的李詠呢?確實不好判斷,不過經仔細的分析,忘詞的應該是李詠,因為依他的脾氣秉性,當時也許還沉浸在被朱軍打斷后的憤悶之中而出現“走神”。
“事故”在零點報時之后最后一句六人合說僅僅8個字的主持詞中再次出現,當時朱軍引導“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一個嶄新的春天已經來臨,在這美好的時刻讓我們共同祝愿中華民族”隨后,六人中有人高喊著“和諧興旺,國泰民安!”,有人卻高喊著“和樂和諧,國泰民安”。根據說話的聲音,說錯詞的應該是朱軍。
六人中李詠是情緒最受打擊的一個,說完這最后一句“亂套的話”后其甚至連在臺上多呆一秒鐘的耐心都沒有,第一個轉身下臺……
【春晚黑色三分鐘 內幕】相關文章:
春晚黑色三分鐘「歷屆」07-07
春晚黑色三分鐘201607-03
歷屆春晚黑色三分鐘「匯總」07-07
房產中介內幕07-11
保險公司招聘內幕07-13
研發(fā)大離職的內幕揭曉07-11
IT界的十大內幕07-10
揭秘演藝經紀公司招聘演員內幕07-12
HR絕不會透露的8個招聘內幕07-13
春晚的作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