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12年7月8號晚
一、家訪目的
1、深入了解家訪學生家庭的實際情況
2、向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3、與家長共同研究討論、統(tǒng)一思想,找出孩子的不足和需要加強的地方進行幫助
二、被訪學生情況
徐夏蘭,女,8歲半,資陽市雁江區(qū)二小二年級,性格隨和,帶點靦腆、害羞,學習成績中等,波動較大,身體狀況差,病痛多。該生家庭條件困難。父親徐明見原是副主席榮毅仁中央警衛(wèi)團成員,后因受傷退伍分配到資陽市飲食服務公司(隸屬于資陽賓館),但現(xiàn)在因公司承包出去,就到處打些零工,身體狀況差,各種疾病纏身(肝硬化、骨質增生、腰椎盤突出、脾臟腫大等),有時身體問題特別嚴重,有殘疾金但用于徐爸爸買藥等都不夠,單位也一直幫助購買了保險、社保、并提供少量生活費。母親也無固定工作。家庭住房是單位提供的宿舍20多平方米,每月接近30月房租,但現(xiàn)在住房也屬于拆遷之列,孩子每期支出約700元。了解到家庭收入每年幾百元,主要來源于補助和打零工。
汪靜,女,6歲,資陽市雁江區(qū)二小一年級(暑假后入學),性格略靦腆、害羞。學習成績中等。左手手指天生二級殘疾。該生家庭條件較差,家里有一個讀初一的哥哥,3個老人,有位90多歲,父親有白癜風,在幫人開車,母親在幫人賣東西,家庭住房月租200-300元,也屬于拆遷之列,主要收入來源打工。
三、家訪紀實
7月8號晚上7點過我們踏上了家訪的旅程。徐夏蘭同學是我們走訪的第一家,就只有母親在家。尹媽媽很熱情,和我們聊了很多。在交談中,我們向尹媽媽了解到徐夏蘭的學習、身體、生活等方面情況,她喜歡到新華書店看書,但是看久了后工作人員會請她們出去。也了解到該生的詳細家庭條件。尹媽媽在說到孩子的學習時很開心、但是在整個交談過程中一直都在流淚,對于孩子的疾病有種無力感,對于不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情況很傷心。
汪靜同學是我們走訪的第二家,父親在家,汪爸爸很熱情就汪靜的各方面情況都談了很多,了解到汪靜對于自己的左手殘疾也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關于家庭條件也談了很多、對于孩子以后有很大的期望。
四、家訪工作啟示
1、充分做好家訪準備工作。古人語:“不打無準備之仗!奔以L也因如此。在家訪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做好克服任何困難的思想準備。準備工作具體有: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身體情況、家庭條件情況等內容。此外,要針對學生的問題,提前思考好解決辦法,最好在心底打下一個腹稿。對于一些問題要根據(jù)家長的態(tài)度考慮是否提問等,有些問題要避免提出。
2、努力提高志愿者自身修養(yǎng)。家訪工作使我們認識到自己肩上責任重大,為此,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加強知識的學習,樹立良好的責任心,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3、通過家訪,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和在家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發(fā)現(xiàn)并及時更改問題,下次家訪時做的更好。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01-28
家庭養(yǎng)老情況調查報告07-03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15篇01-28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15篇)01-28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8篇)08-21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9-09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合集15篇)01-28
家庭用電情況報告01-22
情況調查報告01-24
熬夜情況調查報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