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假如沒有灰塵-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假如沒有灰塵》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科學小品文。
在人們眼中,灰塵通常是污染環(huán)境、傳播病菌、危害健康的罪魁禍首。然而,這篇課文卻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將會變得讓我們人類無法生存。
教材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弊害,造福人類。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究興趣。
。病㈩I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根據(jù)以上目標,我這樣進行本節(jié)課的教學。
環(huán)節(jié)一:談話導入
上課伊始,我抓住部分同學擦桌子機會,問:“為什么擦桌子?”“因為桌面上有灰塵”從而引入課題,讓同學們說說身邊的灰塵。同學們都說灰塵的危害,是呀,身邊的灰塵的確討人厭,惹人煩。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假如沒有灰塵,那將會怎樣?我們的生活真的就高枕無憂了嗎?以這樣一個設問引入本課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學習課文
我先讓全班齊讀連接語中一段閱讀提示,明確要求。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接著,出示表格讓小組討論,完成表格。讓學生學習中分析、概括,進一步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學生完成表格后,進行交流,老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提示、板書。這是教學的重點,為加深理解,我留下一些時間讓學生畫圖回味──把天空逐漸由藍變白呈現(xiàn)的圖意畫出。
環(huán)節(jié)三:討論交流
學生理解課文知道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后,分組討論,說說灰塵對人類多彩生活的重要作用。其實,我們的多彩生活離不開灰塵的作用。我順勢引導,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要用正反兩方面的眼光看事物──既要看到它的長處,也要看到它的短處。
環(huán)節(jié)四:拓展延伸
布置讓學生收集自然界中具有明顯兩面性性質的事物資料,語文綜合實踐課上準備交流。
【教后反思】
這節(jié)課由于選材新穎,學生看了題目后就覺得非常奇妙,興趣濃厚。在教學中,我始終注意引導學生,讓他們帶著可貴的興趣去學習,交流,反思,適當?shù)募右酝卣寡由,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學習語文的同時,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探究興趣,接受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科學觀,世界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假如沒有灰塵-小學語文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05-01
《假如沒有灰塵》課堂教學實錄07-03
語文五年級上冊《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03-09
小學語文《孔子拜師》教學案例07-04
小學語文《口耳目》教學實錄案例07-03
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案例03-25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12-09
假如沒有太陽作文02-19
假如沒有細菌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