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班那點事之《“花瓶”離職論》
話說《非你莫屬》和《職來職往》你更喜歡那哪一個?
與我而言,我更喜歡《職來職往》。
雖然我很喜歡職場節(jié)目,但是卻一點也不喜歡張紹剛的主持。尤其是12位BOSS,有一種“視他人為無物,唯我而獨尊”的感覺。
而《職來職往》它讓我覺得很親切,就光憑18位達人在錄制節(jié)目的整個過程中都一直站著的這一點,便足以撼動我,即使他們的背后還立著一把椅子。
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只實用而美麗的花瓶。
雖然我并沒有從事HR工作,但是在我上班的這一年,看過了太多“招一人走幾人” 的畫面,各種各樣的勸說都無法挽留。千奇百怪的辭職理由,真是讓人難以招架。這是為什么吶?面試官若是像《非你莫屬》的12位BOSS一樣,我想別說是招進來了,就是面試都可能把人嚇跑,有點咄咄逼人吧。
工作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累,不是么?
關于離職,我們都有一套很系統(tǒng)的離職手續(xù):
1、提前一個月填寫《離職申請表》,遞交部門領導審批;
2、部門領導與待離職人員進行初步面談,了解離職原因;
3、確認離職,向人事部遞交《離職申請表》;
4、人事部與待離職人員進行面談,了解離職原因,并填寫《離職訪談記錄表》;
5、將《離職申請表》、《離職訪談記錄表》交由公司相關領導審批;
6、審批后辦理離職手續(xù)。
待做完了這些,我們還為員工做了些什么?沒有!幾乎沒有!我們只是把他們當成了破碎的“花瓶”。丟之棄之、甚至可能永遠的遺忘~可是你是否知道,他們也需要關愛,他們也不想永遠的破碎下去。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塑造一只完美的“花瓶”?
一、導火索:是什么原因導致花瓶破碎?
查找問題的根源。辭職,員工到底為何辭職?“父母生病”、“回家結婚”、“生孩子”……其實這些并不是真正的理由吧,好的公司大家擠得頭破血流還來不及,又怎會辭職?所以這些辭職的理由都預示著企業(yè)開始出現(xiàn)裂紋了。員工關系、薪酬福利、績效考核、管理制度……這些都是其所該考慮的范疇。
二、責任人:誰負責管理花瓶?
要學會自我反省。為何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員工有離職傾向?當發(fā)現(xiàn)員工有離職傾向時是否有采取相應的措施?關于此事自己有無直接的責任?有,自己該如何做?沒有,又該如何做?
三、修補方法:如何修復裂紋?
解決問題的方法。員工關系緊張便溝通調節(jié);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等缺乏人性便形成文件上報討論,并進行修改完善,找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去做。
四、修補情況:修補方法需精良。
改進方法要落實到位。不能模棱兩可,只做做表面功夫。如此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本質,只會讓問題一次又一次的重演。然后再擴大,一直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終收獲的也只是灰燼。
五、保養(yǎng)情況:花瓶是否有保養(yǎng)?
員工有無受到培訓。提高員工的素質,不僅僅可以加快工作效率,還可以減少一些胡思亂想的思維。讓煩惱統(tǒng)統(tǒng)見鬼無吧!
六、保養(yǎng)情況:花瓶是否有定期保養(yǎng)?
有無長期改進措施。是否有定期進行考核?是否有給員工提供晉升空間?是否有考慮去調節(jié)薪酬福利。只有將改進措施的戰(zhàn)線拉長,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才能一點點的,更進一步的去完善。
七、儲藏:花瓶儲藏室。
建立檔案。將每一次發(fā)現(xiàn)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過程、效果等,都編輯成冊,進行儲存。以便日后再發(fā)現(xiàn)問題時有依可尋,有理可據(jù)。
這七步簡單卻不容易,雖然不能杜絕離職,但是相信可以減少離職率。
記得張紹剛曾經(jīng)因為《非你莫屬》的主持風格與撒貝寧在節(jié)目中爭執(zhí)的面紅耳赤,我覺得他是失敗的,是一只碎的再也無法彌補的丑陋花瓶,因為他并不能引起我的共鳴。
注:以上版本為囡囡寶獨家所有,若有雷同純屬巧合。另外為了慶祝一周歲啦,特別奉上囡囡寶家族合照一張(人頭有沒有被震撼到)。祝人丁興旺,越來越好!(猜猜囡姐在哪呢?)
[上班那點事之《“花瓶”離職論》]相關文章:
【上班那點事之《“花瓶”離職論》】相關文章:
上班那點破事--公司網(wǎng)絡監(jiān)控07-10
班里那點事作文03-13
面試那點事兒之關于群面07-11
年終活動:上班那點事等你來領年終獎07-12
面試那點事兒之我眼中的面試(2)07-11
面試那點事兒之關于自我介紹07-11
面試那點事兒之還是關于應聘理由07-11
面試那點兒事之面試中的沖突07-11
關于馬云論員工離職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