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進步職場故事
進步職場故事1
他是機關車隊的一名司機。
剛進車隊時,他被分配開那輛大客。大客能坐50人,是機關車隊中載客量最大的汽車,平時接送一些普通機關工作人員上下班,遇有大型活動時,負責來回拉客。領導對他說了,在這個車隊中,你手中的方向盤可掌握著幾十個人的生命安危,崗位最重要,責任最重大,好好干,爭取進步。手握方向盤,坐在高高的駕駛臺上,他激情澎湃,領導將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自己,一定得干好,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可是,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在整個機關車隊中,自己開的那輛大客,其實是地位最低,工作量最大,而又最得不到重視的。每天準時發(fā)車,準時歸隊,永遠奔波在同一條固定的線路上。雖然乘坐的人最多,但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工作人員,說話不算數(shù)的,當領導的都有自己的小車接送,誰坐大客啊。遇到節(jié)慶,或有什么大型活動,需要來回拉客,他和他的大客,往往被緊急調(diào)援,一趟趟奔波,接送完了,人家只派發(fā)他一份盒飯,就打發(fā)了,而這時候,那些開小車的,正酒足飯飽后,往后備廂里裝禮品呢。開小車的司機,被人家尊稱為“書記”,雖然這個“書記”,只是個把握方向盤的,但大小也是個“書記”啊!皶洝眰円菜土怂粋雅號——“司令”,因為他的車最大,拉的人最多。但他知道,自己只是個光桿司令,是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司令。
幾年之后,車隊里終于又進來了一名年輕司機,領導將大客的鑰匙,交給了新司機,而他因為任勞任怨,表現(xiàn)不錯,被領導安排換開一輛中巴。領導拍拍中巴車對他說,這個車坐的,可都是機關里的精英,未來的領導階層,讓你開這個車,是領導對你的信任,好好干,爭取更大的進步!他鄭重地點點頭。中巴車有十幾個座位,往往是領導帶隊考察,或者其他一些重大活動時使用,乘坐的人員往往是隨領導考察的中層干部。線路是不固定的,只要跟住前面領導的小車,它上哪兒,自己跟到哪兒,就可以了。他再也不必像開大客時那樣,只是跑跑龍?zhí)琢耍I導們下車考察、調(diào)研、開會,參加各種活動,他和“書記”們也被妥善安頓,精心安排。吃飯的時候,也不再是盒飯了,而是和“書記”們坐在一起,用餐。有意思的是,領導們就餐時,會被按照職務大小就座,他們這些“書記”,也會自動向領導桌看齊,各自找到自己對應的座位,絕不逾越。他坐的是服務員上菜的那個位子,也就是最次要的位子,但他已經(jīng)很滿足了,終于忝列“書記”的行列了。而接待單位發(fā)放的禮品禮券什么的,也終于有了他一份。他心滿意足,全心全意地服務好乘坐他的中巴的官員們。他的車越開越穩(wěn)。
又過了若干年,曾經(jīng)坐過他的中巴很多次的一名干部,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這位領導,點名要他做自己的司機。他終于開上小車了。那天,車隊里的司機們聚會,為他慶祝。給剛剛退下來的領導開車的司機老張,第一次親熱地將手搭在他的肩上,卷著舌頭說,在我們這幫司機中,你的進步最快了,才開了幾年車啊,就升到今天這個重要的位子了。今后,你就是我們的書記,我們都跟著你混了,別忘了弟兄們!眾司機端起酒杯,一起恭敬地向他敬酒,他第一次感覺到有點飄飄然。自己的車技,并沒有什么提高,倒是自己的車,越開越小了,難道這就是進步嗎?他不知道。老張喝得有點醉了,他一次次拍著他的肩膀,書記啊,你的好日子,從此開始了!
他偷偷瞥了一眼后座上的領導,緊緊地握住手中的方向盤,心想,自己從為幾十人開車,到為十幾人開車,最終只為領導一個人開車,他終于完成了一個機關司機最大的進步。我進步了!他的嘴角,泛起一絲得意的微笑。
進步職場故事2
人在職場,需要拔刀相助的朋友,更需要勢均力敵的對手,職場故事:有競爭才有進步。誰說競爭對手不能成為朋友?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每個對手身上都有值得學習和借鑒的長處和優(yōu)點,每個對手都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恩。
愛與同事上演“對手戲”
我在一家電臺做頻道總監(jiān),與我同級的還有三位總監(jiān),其中交通音樂頻道的劉瑩,業(yè)績做得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個性太強。
劉瑩的工作能力的確沒得說,上司開始時對她的評價也很高,認為她是個可塑之才,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挑大梁。劉瑩卻居功自傲,只要有一個月業(yè)績低于別人,她就心生抱怨,在同事中間說風涼話,一會兒說自己出身農(nóng)村,沒有家庭背景,一會兒說自己后臺不硬,沒有人脈,好像別人的業(yè)績都是靠裙帶關系得來的。劉瑩還喜歡對別的頻道策劃的專題和播出的稿子評頭品足,不是批評這個頻道節(jié)目很爛,就是指責那個頻道小廣告多,每天與別的同事在公司里上演“對手戲”。由于內(nèi)部競爭激烈,劉瑩橫豎看誰都不順眼,和幾個頻道總監(jiān)見了面招呼都不打一聲,仿佛每個同事都是她的假想敵。
業(yè)務上,劉瑩很下工夫,可是一個人再優(yōu)秀,也不可能拿下所有的客戶,職場故事《職場故事:有競爭才有進步》。她有一位聯(lián)系了一年的品牌汽車的客戶,突然之間和別的同事簽了合同,劉瑩怒火中燒,立即憤憤不平地找同事理論,大打口水戰(zhàn),在上司面前惡意貶低對方,認為自己的付出和收獲不成比例。不僅如此,她對客戶謙恭的態(tài)度也來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在背后罵客戶有眼無珠,客戶到公司里商談工作,她在背后耍陰謀詭計,串通設計人員,讓客戶的廣告漏洞百出。
長此以往,劉瑩在公司內(nèi)外樹敵無數(shù),同事見了她都躲著走,她的客戶也紛紛棄她而去,上司也覺得她心胸狹窄,漸漸地也就不太看好她。
存在對手是好事 競爭才有進步
職場中,有對手是件好事。取其之長補己之短,端正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虛心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才是“王道”。
工作中業(yè)務“撞車”有時是難免的,有競爭也是很正常的。雖然每個頻道都有各自的范圍,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兄弟部門的特色。我負責經(jīng)濟頻道,經(jīng)手的客戶經(jīng)常和交通頻道、都市頻道產(chǎn)生競爭,有的企業(yè)和其他頻道有多年的合作關系,每逢經(jīng)濟頻道策劃活動,我總是請其他頻道的總監(jiān)幫忙,利潤提成都算他們的。別的頻道搞活動,需要我協(xié)助,我二話不說,組織客戶積極響應。
電臺工作需要加班加點,我的格子間里常備有零食飲料,晚上加班時,我經(jīng)常拿出來和同事們分享。兄弟部門一起加班,我就請大家去吃消夜,這次我請客,下次兄弟部門的總監(jiān)就會搶著埋單。兄弟部門都有自己的強項,我的專長就是集眾家所長,為經(jīng)濟頻道所用。劉瑩愛挑刺,我做選題、寫稿子的時候,都格外上心,力求完美,還邀請她做我們部門的督導。誰說競爭對手不能成為朋友?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我認識一位家具行業(yè)的客戶兩年多了,逢年過節(jié)我都會給他送一些小禮品,可是他最后簽約的是新聞頻道。他認為新聞才是媒體焦點。站在客戶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我對他的選擇表示贊同,依然和他保持著良好的朋友關系,逢年過節(jié)該有的禮節(jié)一樣不落。經(jīng)濟頻道有什么活動,我還是會第一時間通知他,他也樂于參與。
進步職場故事3
21歲,我大專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的一家國企上班。做化驗分析員,無非是按照嚴格的分析操作規(guī)程,一項一項進行即可;灧治鲆氖菄乐敚瑏聿坏冒朦c創(chuàng)新與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我活得風調(diào)雨順。
在一個小城市,如果靠著“地面熟”,沒有野心的人,會活得非常輕松。但如果心在別處,心在更高處,會活得“不安分”、無比糾結(jié)。用同事的話說:“心里放養(yǎng)著一匹馬,我得出去遛遛,我不能把有限的青春浪費在這無限的分析化驗中!
同事領完季度獎后,義無反顧地南下廣東,找了一份電子廠做流水線工程師的工作,月薪6000元。她打電話給我:“廣東就像一個大舞臺,只要有本事,就可以盡情秀上一把。你在家鄉(xiāng)的溫床上待久了,都成惰性氣體了!
惰性氣體,這四個字如同午夜里的一聲驚雷,驚醒了我。講述著五彩斑斕的新生活,她的話語里有著意猶未盡的激動。遠方人群的熱鬧喧嘩、青春嘶吼的火熱理想如同一束奇異的光,令我神往。
是的,惰性氣體,四年了,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天上班,做化驗,寫分析報告,下班K歌,打麻將,一眼就能望得到人生的盡頭。我今天這樣活著,是因為昨天這樣活著,而昨天這樣,是因為前天這樣。
沒有壓力的日子,我每一天都像高考過后的`考生,整個大腦都是松懈的,這樣的松懈使我麻木,能把前進的心都殺死。我突然對這種索然無味的人生感到無比的恐懼,突然明白,磨滅我進取心的,不是社會的殘酷競爭和厚黑關系,而是太習慣于當下的生活方式,懶得去改變,或者根本不想去改變。是否,這種習慣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了我的進步,并將阻止我一生中的無限可能?
馬云說,晚上想了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夜未眠,我早上起來之后,決定不再走原路,不能再像昨天那樣活了。
第二個月,我過完25歲生日后,去了廣東,在一家電子玩具廠的流水線上做一名工程師。剛開始,壓力山大,那些電鍍藥水,那些模具類型,讓我如墮五里霧中。這是不一樣的生活,這是不習慣的生活。我從配平電鍍槽藥水開始學起,每天都是新挑戰(zhàn),每天都有新成績,日子過得緊張而忙碌,充實而豐盈。
升職工程部主管后,我再次決定從習慣了的生活里抽身。女人最先老去的不是容顏,而是勇氣。也許再過兩年,我連改變生活方式的勇氣都沒有了。趁著心還沒老,我得趕緊做自己喜歡的事——30歲,我拿到新聞系的畢業(yè)證,在不問“元方”的前提下,自己敲開了報社大門。從壓力開始,從不習慣開始,又一個五年過去了,記者這職業(yè)我做得興趣盎然,風生水起,并將一直做下去。
回首往事,再看看當初一起在小城市里上班的同事,他們?nèi)栽谀抢,領著每月20xx多元的工資,過著習慣得不能再習慣的生活,我不禁慶幸當初及時從習慣里抽身,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生活、工作,人們總說,習慣了就好。因為習慣了,便不會有壓力,或者感受不到壓力。但是,為了更接近夢想,還是及時離開吧,如果繼續(xù)在習慣的生活里待下去,離開會變得更艱難。積極的人,才能遇到積極的事,不要讓前進的腳步終止于習慣。
【進步職場故事】相關文章:
職場求職故事02-21
職場的故事:職責07-03
精選職場勵志的故事07-01
平等職場故事07-01
職場應聘故事07-01
優(yōu)勢職場故事07-01
掌聲職場故事07-01
職場勵志故事03-04
關于職場的故事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