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將注冊會計師考試進行到底
9月16日,2007年CpA考試全面結(jié)束。雖然我的最后一門《財務成本管理》的成績要到12月份才能出來,但從與老師的答案對比來看,及格的概率還是很高的,樂觀地看今年能以平均近70分的成績通過CpA考試。自2005年4月10日報名參考至2007年9月16日結(jié)束,歷時近兩年半,其間又報考并以總分479分的成績通過CTA考試。
考完了,回想起備考的日日夜夜,回想起在東奧大家庭的每一天,心中頗有感觸。我喜歡東奧的文化氛圍,喜歡這兒的學習氣氛,喜歡學友們那種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兩年半中自己依托東奧完成了學業(yè),從學友們身上不斷汲取動力與經(jīng)驗,自身財務水平和實務操作能力上均有了較大提高?纪曜詈笠婚T之外,我有兩個想法:一是將自己的學習心得與學友們交流,以期后來的學友們能得到少許啟發(fā),順利通過CpA考試;二是繼續(xù)在東奧跟著學友們學習,鞏固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否則過段時間所學知識就會忘得一干二凈。
兩年多,自己在工作之余通過考試,也算是幸運之人,認真總結(jié)了以下四點心得與學友們共享:
一、澄清目標,有的放矢
《財管成本管理》第一章開篇先講財管目標,是因為財務管理目標決定了財務管理的內(nèi)容與職能。同樣,參加CpA考試首先也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只有明確目標才能清楚努力方向,才能有勇氣與毅力去克服種種困難。我用“澄清”兩字來表述目標的確立感覺有些不妥當,只是找不出更能表達我內(nèi)心想法的詞語。報考前請你一定要問問自己到底為什么去考。我在2002年曾經(jīng)報考一次,而且是一次性報了5門,那個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這個考試的難度是什么樣子,也沒有明確的考試目標,那年我僅參加了《會計》與《稅法》的考試,上午《稅法》堅持到底了,考完一點感覺沒有。下午考《會計》的時候我做了不到半小時就要交卷出場,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會的他們都不考,考的都是我不會的,自己一直認為會計專業(yè)出身考會計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結(jié)果太多太多的題不會做,被監(jiān)場老師硬是“強制”到半小時哨聲響起才很失落地離開考場。2002年的成績直到2005年再次報考的時候才去網(wǎng)上查了,兩門加起來不足60分。那次報考就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從而沒有足夠的動力。但是2005年我的目標明確了,我要通過CpA考試提高自己的財務水平,給升遷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還有就是打算在不遠的將來,自己可以擁有一份第二職業(yè),由于工作崗位的變更,自己能決定如何安排工作,可以擠出學習時間,具備報考的客觀條件。這次明顯不同上次,我上網(wǎng)查詢的許多相關(guān)資料,了解考試情況,選擇了《輕松過關(guān)》系列輔導資料,開始了我的CpA之旅。2005年一同報名的同事有6個,結(jié)果考試那天只有我一個人去考,他們不是因為沒有復習好就是因為特殊原因放棄考試了,仔細想想他們的情況,其實是目標不明確,特別是兩個剛大學畢業(yè)的小同事,見別人報也跟著報,也許只是為了把注會書本當成學習資料看看吧。
考注之路漫長,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信念,就經(jīng)不起困難與挫折的洗禮,就很可能因為種種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放棄。近三年的考試過程中,我結(jié)識了不少很奮進的學友,他(她)們學習很用功,但這些學友們有好多沒有堅持下來,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有的因為身體原因,也有的因為工作忙的原因,一個又一個的放棄了,雖然我覺得很可惜,可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一樣,并不是考注是唯一的選擇。有一個學友最值得我學習的是每夜的苦讀,原因是為了實現(xiàn)媽媽病危的囑托,而自己卻不知道考注到底能有什么用處,兩年沒考完就放棄了,我想直接原因是學習動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考試目標不明。
所以說,在報考之前,你要明確自己是為了什么而去考,自己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去迎接這個挑戰(zhàn),自己是否有時間與精力去考,明確了這些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順利通過考試。說這些也并不排除有的學友有這種學習天賦,即使沒有這么明確的目標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順利通過。但我還是認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有這個明確的目標更好,特別是對于象我這樣的在崗工作的學友們來說,時間與精力都沒有充分保障,有個目標,穩(wěn)打穩(wěn)扎地去考不失為了個好的方法。
二、樹立信心,戰(zhàn)勝自我
CpA考試既是一個攻堅戰(zhàn)又是一個持久戰(zhàn)。有的學友能在一兩年內(nèi)全科通過,而有的學友會經(jīng)歷過幾次的循環(huán),我不承認人與人之間智力有太大差別,我相信報考CpA的IQ都不低。差別主要在于時間與精力,“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绷硗庥幸欢ǖ幕A要比非專業(yè)報考者的壓力少得多。一年通過的學友應該也不會認為考注很輕松,對他們來說考注應是一個攻堅戰(zhàn),一年內(nèi)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而對于經(jīng)歷過循環(huán)的學友來說,考注是個持久戰(zhàn),需要你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無論哪一種情況,都首先需要你自身具有一種“自信”的精神,不相信自己能一年通過的人是很難去努力通過的,不相信自己一定能通過的人,是堅持不了5年以上的考試折磨的!白孕拧焙苤匾谀沔i定考注目標后,接下來需要的就是“信心”了,有決心有信心方能從主觀上奠定通過考試的基礎。
2005年考《會計》時,我聽的是張志鳳老師的VCD,永遠忘不了張老師講的一個填表題,表中有一個數(shù)字很簡單,張老師講完那個數(shù)字后,嘿嘿一笑說:“這1分就這么得到了”。張老師一個充滿自信的笑容給了我很大信心。想想吧,注冊會計師確實難考,60分萬歲,這60分不是大把大把抓過來的,而是通過自己努力1分1分拾起來的,有了這1分,就不愁另外的1分,如果沒有信心,恐怕連撿1分的力量都沒有的。那年最后一個綜合題是合并報表的,題中要求作出與“投資有關(guān)”的分錄,可我沒看清題,就心平氣和地把整個企業(yè)的分錄都做起來了,越做越覺得不對,想想注會再難也不至于讓人做幾十個分錄吧,再回頭看看題干,馬上滿頭大汗了,本來剩余時間就不多竟然又偏偏看錯了題,說實話那部分調(diào)整分錄自己也不怕的,可時間短怎么辦?當時就想到了張老師那句話,靜了靜心挑自己拿手的合并分錄去做,雖然那個題到交卷我也沒做完,可我還是從中拾了不少分,結(jié)果會計以69分通過,所以我對“撿分”印象很深的,但是“撿分”是要有信心的,不然身手無力怎么去撿啊。
2005年注會的《會計》通過后,在2006年我報了注冊稅務師的《財務會計》有幸通過了,所以在2007年頭腦一發(fā)熱報了注稅其余的四門,加上注會的財管,共有5門課程,后來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報多了,因為每天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啊,每門課怎么著一天也得2小時,可自己每天最多也就是6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時候我想到一個“化整為零”的方法,把注稅的《稅法一》、《稅法二》、《代理實務》三門合而為一,于是注稅就合并成了兩門,加上注會的財管每天就有三門需要學習的,這樣一來,每門課程一天2小時,就有了完成計劃的現(xiàn)實性。將注稅的三稅合一是有依據(jù)的,因為注稅的兩稅其實就相當于注會的《稅法》,而《代理實務》又主要是稅法的應用,這樣想的話,三者可以看成一門,一門“稅法”自己還是有信心拿下的。也就是這種思想與信心讓我今年順利完成了注稅考試,一次四門全過。假如沒有這個信心,我想我會放棄一至兩門,最有可能是考前放棄,那樣的話我明年就得再辛苦一年。
三、統(tǒng)籌安排,穩(wěn)步推進
有明確的目標和充足的信心,只是具備了主觀上的條件,客觀上還要具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方式方法因人而異,根據(jù)自己的起居習慣、工作性質(zhì)及自由時間安排學習。我自己的學心方法以下幾個:
一是制定長期的過關(guān)計劃。一次過5門的大有人在,要認真分析自己是否具備時間、精力、財務基礎等因素,不具備的時候要有長遠打算,能在兩年或三年內(nèi)通過也是很不錯的成績。我最初是打算是第一年過兩門,第二年努力過三門,結(jié)果沒如愿,我的時間及精力只能讓我過了兩門,所以又奮頭了這一年,假如財管仍過不了,我還會繼續(xù)奮斗。最好不要計劃每年一門,這樣最后一年風險很大的。
二是合理拾配報考科目。報考科目的拾配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是絕對,我最初不知道《會計》與《審計》的關(guān)系,第一年報了《會計》與《稅法》,報名后才知道《會計》與《審計》的聯(lián)系,我再回報名點,人家告訴我要等到明年才能再報《審計》,當時很沮喪,可又沒辦法變更所報科目了,只好硬著頭皮學了,最后結(jié)果是我第一年通過了《會計》,第二年通過的《審計》,所以說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具體如何搭配報考科目,網(wǎng)上有這方面的資料可查,我的體會是“重點先突破,難易要結(jié)合”,《審計》與《會計》屬重點課程,也是難度較大的課程,先將這兩門拿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兩法是公認比較容易的兩門,我總覺得《稅法》與《經(jīng)濟法》都屬于記憶型的課程,將其中一門與《財管》結(jié)合比較合理,因人而異吧。
三是制定中期的學習計劃。確定報考課程后,就要根據(jù)距考試的時間確定要學習的內(nèi)容,一般情況(近兩年)是5月初報名,9月中旬考試,有4個多月的學時間,我感覺每門課程的學習不應少于三遍,學完這三遍就可以進行沖刺復習了,借助老師的串講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把握,熟悉考試的難度及規(guī)律性,全面迎接考試。在每年的考試中,我時間的分配就是這上面的原則進行的,我一年報兩門,每天爭取用6個小時去學習,每門課程分配3個小時,早上提前上班擠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中午與下午盡量從工作時間擠出各一個小時,晚上三個小時。
四是盡早提前著手學習。對于在職學習來說,每天要抓6個小時學習難度是很大的,有時候時間不是你自己的,保證學習進度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提前學習。我2005年考完《稅法》與《會計》后,沒有專門的去等成績,就到書店買了2005年的《經(jīng)濟法》與《財務成本管理》,并訂購了東奧輕松過關(guān)全套資料,由于當時《審計》可能有大的變化,就沒有提前學習。這樣我就有近一年的時間去學習這兩門課,《經(jīng)濟法》到考試我學了八遍,《財務成本管理》學了五遍,也就是提前學習為我節(jié)余了學習《審計》的時間。只是由于考前沖刺復習沒有做好,《財務成本管理》當年失利,留下一些遺憾。提前學習,才會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聽課件、做習題,而且會使通過考試更有保證。
【將注冊會計師考試進行到底】相關(guān)文章:
注冊會計師的報考條件和考試科目11-25
注冊會計師考試每日一練03-18
歷史將記住李清照作文06-08
天將救人間神話典故06-28
注冊會計師的待遇03-16
我將這樣度過寒假作文02-04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08-10
如何自然靈活的將手勢運用到演講中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