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文優(yōu)選(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作文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并認識電腦中常見“作文幫手”的功能及異同點。
2.使學生掌握啟動“作文幫手”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努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
教學重點
1.使學生認識電腦中幾種“作文幫手”各自的特點及異同點。
2.掌握啟動“作文幫手”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電腦中幾種“作文幫手”各自的特點及異同點。
教學要求
1.全班同學分成若干電腦學習小組,分工協(xié)作完成任務。
2.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收集和整理有關資料。
3.用兩個教學課時完成課堂教學與上機操作實踐任務。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文件資料、課件圖表投影儀多媒體電腦室
教學設計
本課使用湖北省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信息技術》第一冊。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采取、“教師演示法”、“模擬訓練法”、“問題探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主要通過7個任務,分4個階段來完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第一階段:通地過教師的演示操作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出本課任務。在介紹電腦中四種“作文幫手”時,指導學生觀察、分析總結這四種“作文幫手”的各自特點。為了防止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播放教學光盤、學生自已邊聽邊操作的方法,使學生這幾種“作文幫手”從外形上、功能上、啟動方法上有比較具體的了解,與此同時使學生逐步對這幾種“作文幫手”的異同點有所了解。
第二階段:采取“模擬訓練法”指導學生學會啟動這幾種“作文幫手”的方法,通過分組反復訓練,使學生掌握其操作方法。然后指點學生演示操作方法。
第三階段:以電腦學習小組為單位,熟悉四種“作文幫手”的窗口及菜單命令,從中體會它們的功能。指導學生借助“幫助”菜單了解各種“作文幫手”的特點及功能。
第四階段:分析總結四種“作文幫手”的異同點。引導學生思考課后的“思考與練習”題。
教學過程
1.教師設問:上節(jié)課要求同學們著手收集和整理有關作文資料,同學們可能已經準備就緒,那么如何將作文保存到電腦里去呢?今天我們就用電腦中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工作的軟件,即“作文幫手”把作文存入電腦中。
2.出示板書:認識你的作文幫手(提出問題,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任務,啟發(fā)學生思考,促使學生閱讀教材)
3.教師演示:邊演示邊講述并板書,學生注意觀察教師操作方法和步驟,了解“記事本”、“寫字板”、“word”、“wps”四種“作文幫手”有什么異同點。
比較記事本、寫字板、word、wps的異同點
軟件名稱啟動方法界面特點適用范圍軟件大小功 能記事本寫字板wordwps
4.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指導學生查看“幫助”菜單。通過“幫助”了解“作文幫手”的特點。(教師巡回查看并指導學生填寫以上比較表)
5.電腦學習小組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設問,學生回答問題,然后用幻燈片顯示)
(1)記事本有哪些特點?(幻燈片1)
a.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可以輸入文字信息的小工具;
b.操作簡單;c、格式單調,排版功能較差;
d.最常用來查看或編輯文本(.txt)文件。
(2)寫字板有哪些特點?(幻燈片2)
a.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一個可以輸入文字信息的工具,它的功能比記事本強大;b.操作也很簡單;c.可美化文本格式,創(chuàng)建和編輯有復雜格式和圖形的文檔。d.可以保存為word、txt文檔等。
設計作文 篇2
教學創(chuàng)意:
運用符號法批改作文,學生根據(jù)符號要求在課上修改,并打分。以此,充分調動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寫作興趣,養(yǎng)成好的寫作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進行合作交流實踐,嘗試大膽表達;
3.小組評比、推優(yōu),激勵全體。
教學重點:
1.原文中修改;
2.交流評比。
課前準備:1。熟習修改符號的'意思;2。課前5分鐘。
教學設計:
一.本周話題演講(科代表安排三名學生上臺演講。)
二.導入
同學們,抗日名將吉鴻昌曾說:“路是走出來的,歷史是寫出來的!弊魑哪兀恳徽f起作文來,大家就有一點點頭痛,是不是呀?不要著急,把文章寫好,并不是一件難事。那么,作文是怎樣出來的呢?(學生吵吵。)作文是改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作文修改課。
三.同桌互批、評分
按符號要求,在原文上進行認真修改,并根據(jù)評語打分。教師讓5分以上的學生舉手。
四.小組討論、評比
四人一組,對本組每篇作文討論、評比。要求各抒己見,熱烈討論,評出小組本次優(yōu)秀文章。
五.小組間交流、評比
交換優(yōu)秀文章,每三組評出一篇最佳文章。
六.宣讀最佳文章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對本學期第二次作文《我》做了修改評比。在這一過程中,大家對作文修改做了體驗,了解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這里,我還要問大家:“作文是怎么出來的呢?”(作文是改出來的。)我非常相信,未來,不,不遠的未來,你們中會有幾個小作家出來。
八.作業(yè)
構思寫關于國慶的文章,向我們《鴻鵠報》國慶?陡。
設計作文 篇3
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并談一談初步印象。
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j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介紹作者:(略)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
抒情詩。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很重要。它是一個“切入點”。閱讀教學非常那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恰當?shù)摹扒腥朦c”,也有人叫做“導入”,但我以為二者有區(qū)別!扒腥朦c”是對課文而言的,是為了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而尋找的突破口,屬于閱讀教學內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導入”是對課堂而言,是為了把學生從課前的無序狀態(tài)引入課內的有序狀態(tài)而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屬于閱讀教學外部組成部分。提出“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這個問題,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么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關系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詩歌意象的問題。高一的學生可能不會順利的回答出“通過意象來抒發(fā)感情”,這不要緊。教師引導學生讀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抓住“金柳”這個詞,讓學生充分品味!敖鹆笔沁@一小節(jié)表現(xiàn)的對象,作者為何如此表現(xiàn)它?我們來推測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東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寫“金柳”是“新娘”。作為同學們,可能感覺到奇怪,由“金柳”怎么會想到“新娘”呢?是不是與作者的生活有關系?會不會與作者的感情有關系?有可能。誰能說說作者與劍橋大學有什么關系?簡要介紹作者的生活歷史。由此學生明白了,原來由“金柳”聯(lián)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僅這個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寫什么,怎么寫都可能與作者本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關系。下面可以總結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寫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隨著聯(lián)想與想象。只有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讀者才能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捌G影”是什么?要想——美麗的影子;“蕩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為聯(lián)想,就適合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同學們“蕩漾”過嗎?如果你蕩漾過,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作者用詞之妙。哪位同學蕩漾過?不妨說說。好了,下面請一位同學完整的朗誦這一小節(jié)。
四、進入第三小節(jié)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這個問題更深入了,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歌,進入到作者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靈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感覺,相機引導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讀,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變化,是進一步了,感情更強烈了,從“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可以看出這種變化!扒嘬簟薄罢袚u”,整天與金柳相伴,早夕相處,你低頭看著我,我仰頭看著你,說著別人永遠聽不懂的話,訴說彼此之間的心曲!跋嗫磧刹粎挘ㄓ芯赐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彼葸@一節(jié)著意表現(xiàn)“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詩歌作品中,經常使用“柔波”一詞,我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同學們讀“柔波”能引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就像孩子在媽媽溫暖的懷抱,就像戀人含情脈脈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嘆號不行呀!感情進一步發(fā)展了,更加強烈了。同學們感受到這種強烈的變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請同學們來讀一讀!拔腋市淖鲆粭l水草!”一定要大聲讀么?使勁喊,行么?不行。怎么辦?“使勁輕讀”?好,使上勁,換得輕輕地讀。
五、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四小節(jié)
讀得不錯。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覺得寫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寫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寫錯了。是不是?這個地方很多老師容易疏忽,這么一問,就問出趣味來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夢。“揉碎在浮躁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噢,明白了,原來彩虹就是作者的夢呀!這個美好的夢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說,這個夢沒有變成現(xiàn)實。正是因為沒有變成現(xiàn)實,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懷,時不時地“蕩漾”一下。讀這樣的句子,體會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傷感。這種寫法,我們叫做“移情”。景隨情遷,以情入景,以我觀物,則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這種句子:“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保ǔ鲎蕴K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詩人唯恐讀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當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處,所以才用這樣的寫法來提醒讀者。在詩人眼里,這的確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夢”。作者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來到英國,來到劍橋。在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自己最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從此走上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道路。他說:“我的眼睛是劍橋叫我睜開的,劍橋是我的心靈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戀之鄉(xiāng)。”所以,在別人眼里的清泉,在詩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夢。
六、一提到夢,人們常;貞浧鹜舻纳睿貏e是那些銘刻心頭的往事。
詩人也是這樣,提到“夢”,他就好像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時刻,讓他難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尋找那昔日的夢。昔日的夢究竟是怎樣的美好呢?作者告訴我們了么?
“撐一直長篙”。你知道什么是長篙么?噢,在《社戲》里學過,多美好呀!你們撐過船么?撐過,感覺如何?美極了。我們想象一下:長長的船篙,輕輕地波動著水面。船上只有兩個人,劃呀劃呀,往遠處劃,為什么?那兒人少呀。來到幽靜的地方,心里高興,那就唱吧:放開喉嚨,盡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閃閃發(fā)光,好像在想我們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詩人高興得放聲歌唱,他醉了——詩歌到這里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聯(lián)系上一節(jié),我們可以說,這里所寫的就是作者那個美好的“夢”。蕩漾在作者心頭的也就是這夢中的情和景。那么,這一小節(jié)如何朗讀?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誰有過“放歌”的經歷,那是多么美好的時刻!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可以張開雙臂,仰起頭,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讀法也可以變成“放——歌——”
七、詩人沉浸在里面,沒有醒來。對嗎?
不對。詩人很快就醒來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種什么滋味?遺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辦?“悄悄”地離開!扒那摹本褪俏业摹绑虾崱,憋在心里,此時無聲勝有聲。夏蟲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個康橋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還是藏在心底吧,就讓我一個人知道。從詩歌情感的發(fā)展脈絡看,這就是從高潮一下子滑落下來,形成了一個大的波折。那么,朗讀的時候也要有所體現(xiàn)
八、為了突出“沉默”的特點,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jié)中都寫到了。怎么寫的?
開頭寫的是“輕輕的我走了”,結尾寫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靜。作者就這樣走了,我們仿佛看到一個輕手輕腳走來,又輕手輕腳離開的身影。在他的內心深處,藏著無限的留戀。
九、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國現(xiàn)在詩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為代表的“新月派”詩歌,為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建立了功勞。他贊同聞一多先生的“三美”詩歌理論,認為詩歌要有韻律美、繪畫美和建筑美。他的詩集有《志摩的詩》《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詩廣為流傳,人們張口就可以朗誦,據(jù)說,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別康橋后,就去了印度,拜見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爾。泰戈爾當眾朗誦了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著甜蜜的`憂愁!睂懙亩嗪冒!同學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徐志摩的詩選來讀一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國海上
《再別康橋》教案設計
(本教案根據(jù)特級教師程翔老師的教學思路整理而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組合,體味詩歌的意象美。
2.通過品味語言,發(fā)揮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詩歌的真情,進而拉近學生與詩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喜歡的基礎上多寫寫新詩。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詩歌的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創(chuàng)設情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請同學們認真讀一遍,并談一談初步印象。
1.設計理由: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和依據(jù)。
2.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適當介紹作者。徐志摩,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二、詩歌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等,《再別康橋》屬于哪一種呢?
1.抒情詩。
2.目的是從這個問題切入到下一個問題。
三、既然是抒情詩,那么它是怎樣抒情的呢?
1.請同學們品味第二小節(jié)的“金柳”,“金柳”怎么會是“新娘”呢?為何我們聯(lián)想不到?這是不是與作者的情感有關系?
2.“金柳”“新娘”就是賦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們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發(fā)揮想象,我們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來,作者寫道“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艷影”是什么?請同學們想象美麗的影子,蕩漾是怎么樣的一種情愫?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體驗這種縈繞在心頭的情感。
4.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小節(jié)。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蕩——漾”的味道來。
四、 進入第三小節(jié),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還是減弱了呢?
1、請一位同學先朗讀,適時引導其回答。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變得強烈了?“我甘心變成一條水草!”
3、請同學們想象“青荇”在招搖,“水草”在柔波里招搖,與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艷影”組合成一幅怎么樣的畫面?這樣的寫作叫做“繪畫美”。
4、請同學們朗讀,指導學生讀出“甘心”二字飽含的幸福感。
五、通過指導朗讀進入第四小節(jié),作者為何說“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語言的跳躍,這里的“虹”原來是“彩虹似的夢”。
2、作者的“彩虹似的夢”實現(xiàn)了嗎?沒有,被“揉碎”了。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自己的夢被揉碎了,情感怎么樣?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此時的傷感。
3、請一位同學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揉碎”的傷感和“彩虹似的夢”的無奈。
六、詩人的“夢”讓他重回昔日在康橋讀書的夢,這昔日的夢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嗎?進入第五小節(jié)。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lián)沃L篙的感覺,向前,向更深處漫溯,忘記了時間,撐到星輝斑斕的時候,于是在那里放歌。多么自由自在啊!多么美好!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與美”。
2、請一位學生朗讀,指導其讀出詩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讀第七小節(jié),詩人的情感變化了嗎?為什么?詩人寫了什么意象?這些意象前面的修飾詞是什么?這些意象讓你感受到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1、詩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夢,因為要離別了。詩人寫了“笙簫”,修飾詞是“別離的”,詩人此時是憂愁的。
2、詩人寫了“夏蟲”,修飾詞是“沉默”,為何詩人要沉默?
首先,夏蟲也不堪離別的愁緒,故“沉默”了,不再“歡叫”了。其次,詩人希望離別的方式是靜悄悄的,恰如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小節(jié)中都寫到了的。
3、那詩人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采取同樣的形式呢?有何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特殊形式,回環(huán)往復會使詩歌有音樂美,感情濃厚。
八、請同學們把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適當師范指導。在讀書聲中結束。
設計作文 篇4
作文教案設計
習作內容
選擇你喜歡的一個人的一件事,寫個片斷。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fā)學生的傾吐欲望,培養(yǎng)寫作興趣。
2.熟練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顯現(xiàn)特點,體現(xiàn)個性。
作前準備
結合語文理論活動課,開展“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事先有意讓學生回憶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歡的小同伴的某一特點的材料,然后通過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豐富素材,讓作文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為習作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前天,老師參加了我班舉行的“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了解到同學們在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結識了不少小同伴。他們個性不同,有的熱心助人,愛管“閑事”;有的天真頑皮,活潑可愛;還有的倔強,愛哭、愛鬧……今天,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機會,根據(jù)小同伴的特點,寫篇來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二、出示要求,討論理解
1.出示要求
在童年生活中,你必定結識了不少小同伴。他們有的是你的同學;有的是你的鄰居;還有的……你必定很了解他們,喜歡他們,他們做過的許多事必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一個人的一件事來寫,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2.小組討論,并完成填空
我要寫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點是,選擇的一個事例是。
3.大組交流
通過這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本次習作的要求:①寫小同伴的一個特點;②用一件事來寫;③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要能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
三、提供情景,打開思路
1.播放錄像
這是我們班去年秋游中的幾個畫面。(無聲,給學生思維空間。)
讓學生邊看邊思考:
①這次秋游中發(fā)生了幾件事?
、谀募卤憩F(xiàn)了小同伴的特點和品質?
、勰氵x擇哪件事來描寫人物的特點?
2.交流歸納
、偾镉沃小痢镣瑢W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體現(xiàn)她有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和文明的行為。
、凇痢翈椭徯R晃坏絷牭男⊥瑢W尋找老師,反映她樂于助人的好品質。
通過這一情景,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啟發(fā)學生用比較的方法來選擇材料,而且讓學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親身經歷而別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實、新鮮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四、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根據(jù)剛才的學習討論,大家可以更好地條理自己的“構思”。題目自擬,但要認真給自己的作文起個題目,老師也提供一些題目,但僅供參考。(《他使全校轟動》《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設計作文 篇5
你的夢想是什么?俗話說:“人無志而不立”一個人若沒有遠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從遠古時代的盤古開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識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人志士都有著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們奮斗前進、勇于創(chuàng)新的動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燈;理想是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源泉。
我的夢想是當服裝設計師。我會設計出許許多多具有時代風貌的服裝,把人們生活裝飾得五彩繽紛,使人們生活得更愉快。我要為中國女排設計一種運動服,讓她們穿上這種衣服,英姿颯爽,頗有氣魄,盡顯中國女排姑娘的`拼搏風姿。我仿佛看見我國運動員穿著我設計的衣服,神采奕奕地走進體育場參加奧運會。想到這里,我就高興地蹦了起來。
我還要為老師設計教師服,這身衣服劃藍白相間,衣領又別具一格。老師穿上它,更加文質彬彬,和藹可親,充分展示出人民教師的風范。我仿佛見了我們楊老師正穿著它,笑吟吟地說:“齊瑋琪,你設計的服裝真了不起!質樸又高雅,最適合老師們穿了!
我還要給小朋友設計校服。不但色彩鮮艷,而且花樣多、款式新穎。小朋友穿上它,朝氣蓬勃,天真、可愛、活潑。我想象著,一群穿上白色上衣,天藍色褲子,帶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們多么美麗,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我還要設計更多更好的服裝,讓我們的國家服裝加入時尚元素,通過國際展銷向全世界展示,使所有人都感受到中國的魅力。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設計作文08-15
設計作文(精選)08-18
設計校園作文04-25
設計自己作文03-07
設計房子的作文02-11
溫馨的設計作文06-29
我的設計作文08-15
設計作文(薦)08-15
未來設計作文08-15
實用的設計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