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事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事跡吧,事跡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事跡,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事跡1
4月20日上午8:02分,大地劇烈震顫,山川為之改容,建筑物大幅度地搖擺,破碎,倒塌……轟鳴聲、震顫聲、建筑物被撕裂的聲音、倒塌的聲音……大地震,就發(fā)生在雅安蘆山,震級7.0,震源深度僅有13千米! 名山區(qū)震感強烈,災情嚴重!
這是一種責任
地震來的瞬間,她沒有慌張,而是很淡定的疏散完全班六七十學生后,自己最后一個離開。從名山中學的一段視頻上我們看到,在84秒的時間內(nèi),桌子搖晃,而在講臺上的高玉華老師卻很淡定,她嘴里說著什么,手里比劃示意學生快走,自己卻一直站在講臺上,直到最后一名學生走出教室門口,才最后離開。
面對地震穩(wěn)如泰山,鎮(zhèn)定自若。讓學生先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她自己卻最后離開;她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個瘦弱而平凡的女教師,用自己的言行,書寫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爸灰獙W生出去了就好,老師有責任保護好學生的安全。那一刻,學生才最重要!边@是高玉華老師面對記者時說的一句話。
“危險面前,無須選擇。瞬間的舉動,源自于內(nèi)在的品質!向這位老師致敬!”“老師沉著冷靜,走在最后,有一種高貴氣質。向這位老師致敬!”“最美女教師,看到?jīng)],自己班的學生都逃出去了,她走到門口還在疏導走道里的學生!贊一個!”網(wǎng)友們的一句句贊美、一聲聲贊譽,道出了高玉華老師為人師表的神圣。一個瘦弱而平凡的女教師,用自己的言行,書寫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他們同樣淡定
在名山中學,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像高玉華這樣淡定的老師。宋曉文老師正在四樓上課,他對驚恐的學生們大聲喊到:“不要亂動,有序出去!”最后,他還拽出了一個被書桌絆倒的女生。李長柄老師正在辦公室備課,本可以先撤離出去,但看到疏散而來的學生,毫不猶豫的閃到安全的位置,把通道留給了學生。他們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的人,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把安全最大限度地給予了自己的學生。
名山中學的老師在這次特殊的測試中答出了高尚的師風,答出了人間的真情,提交了一份優(yōu)秀的答卷。名山中學的師生經(jīng)受住了地震的考驗,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撤離。他們用一次次感動,匯聚成巨大的正能量!
一切為了學生
地震發(fā)生時,全校教職工按照平時防震演練的方案和路線,第一時間組織學生有序疏散到體育場避險。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隨即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行政人員和班主任為成員的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全員動員,全力以赴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災情發(fā)生后,學校分類、分批對離校學生進行了疏散。同時,針對暫時無法疏散的學生,制定了滯留學生安置工作方案,組織老師為學生搭建帳篷,免費提供三餐,妥善安排食宿,并安放了10部免費電話,供學生與家人聯(lián)系。學校行政人員、班主任24小時候輪流值班,與學生同吃同住,關心學生思想和生活。
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有的老師雖然暫時沒有工作任務,但他們依然堅持奮戰(zhàn)在第一線。王安文老師,地震以來一直堅守在學校,和班上的13名縣外學生在一起,他說:“班上縣外的學生多,我沒有分到學校的更多的任務,但是我不放心受災的學生!”有的老師家在鄉(xiāng)下,房屋受損嚴重,有的上有老父老母需要關心,有的孩子尚小需要照顧,但是他們都自發(fā)地參與到震后救災中來,他們都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危難時刻,方顯人間真情;危難之中,方顯人性的崇高。在“4·20”蘆山地震中,名山中學的師生感動著你我,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歌。
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事跡2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宕昌縣,給全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巨大損失,對原本是國列貧困縣的宕昌人民,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災難使全縣人民面臨十分嚴峻的困難和挑戰(zhàn)。更多的人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qū)人民的關懷,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工作著,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民族宗教局局長申愛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抗震救災工作開展以來,他就積極投身于少數(shù)民族鄉(xiāng)村和各宗教活動場所,為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深入地震災害第一線,了解災情。
申愛平同志作為一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在地震災害面前,他想到的`不是個人,而想到的是少數(shù)民族受災群眾和宗教活動場所的安危。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地震發(fā)生的當時,申愛平同志正陪同市縣領導在新城子藏族.鄉(xiāng)開展工作。地震發(fā)生后,申愛平同志按照市縣領導安排,本著高度的責任感,迅速到新城子藏族鄉(xiāng)藏族村了解災情,并及時電話聯(lián)系全縣民族鄉(xiāng)村和各宗教活動場所,詢問了解地震災害情況,當?shù)弥獮那閲乐貢r,他心情很沉重。
地震后第二天上午,申愛平同志在單位召開了短時間的緊急會議,及時安排部署了民族宗教方面的抗震救災工作,會后,他立即帶領單位職工,首先奔赴災情嚴重的新城子藏族鄉(xiāng)和城關鎮(zhèn)喬家藏族村檢查災情,又連續(xù)3天深入全縣其他民族宗教鄉(xiāng)村和宗教活動場所認真細致地查看了災情。他用最快的時間向市局和縣委、縣政府匯報了災情。
二、組織宗教界開展了募捐活動。
災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動員廣大信教群眾向災區(qū)獻愛心,開展了募捐活動,同時自己帶頭捐款,并組織單位職工捐款,共捐資1.72萬元。
三、編制了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
按照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和縣委、縣政府安排,申愛平同志組織單位人員在了解少數(shù)民族、宗教活動場所地震災害的基礎上,加班加點,編制了宕昌縣少數(shù)民族、宗教活動場所地震災害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規(guī)劃,上報了市民族宗教局和縣政府。
四、駐村開展了災后重建工作。
按照縣上安排,申愛平同志作為第一批駐村抗震救災工作隊員、進駐新城子藏族鄉(xiāng)老樹川村開展了抗震救災工作。一是了解上報了災情.二是制訂了災后重建規(guī)劃。三是協(xié)助鄉(xiāng)村為易地搬遷戶選址定點,兼?zhèn)湮镔Y,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
五、多方爭取了救災物資。
申愛平同志心系少數(shù)民族受災群眾,他對受災群眾的困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及時向市民族宗教局匯報災情,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局長馬超的高度重視,市局馬局長查看了宕昌災情后,通過國內(nèi)外友人關系,爭取到阿聯(lián)酋迪拜酋長基金會捐助宕昌縣抗震救災帳蓬500頂,爭取到香港樂凱公司捐助宕昌縣抗震救災帳蓬40頂。爭取到甘肅省蘭州市捐款8萬元,面粉2500斤、大米2500斤、青油500斤、衣服和鞋2000件。
在這次“5-12”抗震救災中,申愛平同志始終和縣委、縣政府及市局保持一致,時刻想著災民,時刻參與救災,以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一腔熱情,體現(xiàn)了“地震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反映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和感天動地的崇高精神,展示黨和人民的偉大力量。,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必須奪取抗震救災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全面勝利。
【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事跡】相關文章:
抗震救災精神事跡09-29
抗震救災英勇事跡09-29
抗震救災先進事跡02-14
抗震救災事跡(精選14篇)03-24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跡03-06
抗震救災先進的事跡(精選5篇)09-26
抗震救災精神事跡(精選6篇)09-26
抗震救災優(yōu)秀事跡(精選6篇)09-26
抗震救災精神事跡(精選7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