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讀后感 推薦度:
- 國學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讀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讀后感1
歷史是美好的,歷史是偉大的,知識好比是大海,學習就是一面小小的帆船,而歷史,就是船上的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國學小名士》充分的讓學生們展現(xiàn)了自己的歷史才華,更讓我們,對歷史有了一份了解。
看完《國學小名士》總決賽后,我深有感觸,“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短短十六字的口號讓我們對國學更有了一份新的認識,來自中國各地的選手們躍躍欲試,經過一輪輪的選拔,選出了十二位能書善畫的小名士,來參加最后的總決賽。比賽中,大家不相上下,比賽結束,大家互相照顧,這才是一種最美的`人品,一份最好的美德。
第一輪,我愛記詩詞,根據(jù)大屏幕上出現(xiàn)關鍵字,背誦帶有這些字的古文詩詞,大家不相上下,比賽越來越激烈,一連過了好幾十輪,仍未分出勝負,我真為大家的詩詞儲備量感到震驚,隨著比賽的輪數(shù)越來越多,選手重復頻出,我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總算,比賽結束了,剩余的六位同學繼續(xù)參加下一輪比賽,我的心平靜了下來,想想那些哥哥姐姐對國學的喜愛和認真,我不禁暗暗佩服起他們來。
到了第二輪,賽場上越來越緊張,第二輪的比賽是舞文弄墨,比賽中選手根據(jù)提示答題,知道答案便可按下答題器,獲得答題機會的選手,即可用毛筆寫下答案。在這一關中,大家認真聽題、看題,個個都躍躍欲試,用毛筆寫字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第二關過后,場上只剩下四位小名士,在場的觀眾和我都緊張起來。
第三輪是棋逢對手,這個環(huán)節(jié)每兩人一組,兩人通過答題,與下五子棋相結合,直到五顆五子棋兩連成一條直線,則贏。場上,大家淡定的答題,一點兒也不焦躁,沉著冷靜,而我倒替選手緊張起來,這一輪比賽終于結束了,場上只剩下劉康寧、謝奕晨兩位選手準備進入冠軍爭奪戰(zhàn),我真替她們高興。
總算到了冠軍爭奪戰(zhàn):楹聯(lián)對決。本關中,根據(jù)所提供的上聯(lián),兩位選手分別對出下聯(lián),三局兩勝者即為冠軍。選手們躍躍欲試,更是這輪比拼,讓我知道了寫對聯(lián)的很多習俗,比如說要對仗,還有上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往往都是仄聲,所以,下聯(lián)就必須是平聲,經過這一輪的緊張對決,最后劉康寧奪冠。
小時候,詩詞是我們最不愿意接受的東西,國學更是我們不懂的的東西,但是現(xiàn)在,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出:“我們愛詩詞!我們愛國學!因為它們,是祖國的精華!”
國學經典讀后感2
這學期老師發(fā)了一本《國學》的書,我讀了這本書就愛不釋手。從書中,我收獲很多,明白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一、《國學》讓我學會學習。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币馑际亲x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鬃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边@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國學》讓我學會做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
要講信用。我們從小就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后, 我們要多加學習,勇于實踐。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我們走出迷茫,讓我們茁壯成才。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傳播正能量,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國學經典讀后感3
素來對國學懷有一種崇敬之情,覺得它那樣高高在上、觸不可及。對于如我一般底蘊并不深厚人而言,國學,或多或少帶著些深奧、博大的感覺。傅佩榮先生所著的《國學的天空》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也同樣如此。但當我不斷深入去品讀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傅先生以他淵博的學識,褪去長久以來國學被人們批上的厚重外衣,用易懂的語言讓讀者領會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國學內涵,讓讀者在欣賞國學美妙之處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人生觀。
傅佩榮一直有“于丹”之稱,他在《國學的'天空》一書中為我們很好地闡釋了孔子的真誠、孟子的向善、老子的智慧以及莊子的逍遙。他還用這四位圣人的理論,以最樸實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通讀本書,我對關于孟子這一章的內容感慨頗深?梢哉f傅佩榮老師是將孟子這個人從千年前拉到了當代,拉近到讀者面前,那么形象生動,詼諧與生活化,他將教育、修養(yǎng)、仁政等孟子的觀點融合在故事里面,頗有深入淺出的效果,為我們闡釋了做人,做學問,做事的最終目的。讓人回味無窮,意味深遠……
“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在這個物欲橫流、急功近利的時代,提高能力降低欲望,人才能快樂。要有修養(yǎng),修養(yǎng)是成就自己。到達某種程度之后,快樂就會由內而發(fā),自然隨之而來。
關照各人的內心,在快樂中成就立體的生命。在這一點上,孔孟是一致的?鬃诱f:“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又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弊鼍泳褪亲鲆粋內心完善的最好的自己。當內心強大,開闊而坦然時,當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時,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生命的境界也不斷得到提升。
傅佩榮教授筆下的孟子,是一個真誠的人,快樂的人,他的內心有一種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這樣的人他的人生也是自信而快樂的。傅教授重新解讀了孟子的快樂人生,他所展現(xiàn)的孟子,是全方位的孟子:教育,人倫,修養(yǎng),人生等。并以他的樸素主義哲學觀點為依據(jù)對現(xiàn)今人們的困惑一一做了點撥,古事寓今,啟發(fā)人深思。
國學經典讀后感4
人之初性本善,善乃做人質根本。
善乃做人根本,正如儒家所信仰,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在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上他的人生方向是他自己決定的,而他選擇的人生方向則是由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不同的人或事物所決定的,人善與惡決定于他由小到大所經歷的事情。
當一個孩子呱呱墜地,他就是在父母的教化中不斷成長的,當他開始有記憶時,他便不斷的在學習,曹植與其兄長曹丕的品質截然不同,同是在一個環(huán)境下長大的,而兄弟倆卻截然不同,為什么。曹丕暴如猛虎,一心想奪取他父王的位置,而曹植卻視權力于無物,才高八斗的他在其兄長的逼迫下不得不作出七步詩。這難道不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嘛?被鄉(xiāng)人視為災難,被別人懼怕,鄉(xiāng)里人一心想除掉他,而他卻全然不知自己在鄉(xiāng)里人心中的地位,并很有禮貌的問鄉(xiāng)里老人別人這么懼怕自己為什么都躲著自己,當他得知自己在鄉(xiāng)里人眼里的地位時,他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為鄉(xiāng)里人除掉害物。這說明他的.本質并不壞而是在后天成長中造成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自別人眼里是一個災難。
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曾在沈陽的一輛公交車上發(fā)生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小偷在偷東西,正在小偷將要盜竊時,一個小孩看見了,并喊了不許偷東西,當即,小偷給了那個小孩一個耳光,可是,現(xiàn)場并沒有一個人為這個孩子討回公道,而是在一旁觀看。當你得知這個故事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在場,你是否會伸出手去幫助那個孩子,一個孩子知道去抓小偷而其他的大人卻如此麻木,這說明什么。人本身是善良的,可是在成長過程中被自己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所感染,一種懼怕之心在他們的心中作祟,使得他們不敢去伸手。
有多少人在幫了別人之后反被誣陷,有多少人在幫了別人之后得到的不是幫助別人的喜悅而是被冤枉的痛苦與悔恨之情。正是有太多的這樣的例子,所以使得人們的善心在不斷的消退甚至消失。
請讓自己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想想如今的社會狀況,我們是不是該站起來來挽救社會的善心,來讓社會更加和諧穩(wěn)定,如果想好了那就請站起來吧!
國學經典讀后感5
寒假期間我觀看了山東省首屆“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感受到國學經典的無窮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激發(fā)了我學習國學、誦讀經典的熱情。
這次誦讀大賽的主題是“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我認為所謂“經典”,是指古人的'思想、古代文學、古代文化所留下來的精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學習了解和發(fā)揚光大!敖浀洹敝阅軅鞒兄两瘢且驗樗鼈兲N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經過歷史的積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指導人們做人做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值得人們一代代學習傳承的。如果把國學比作一棵大樹,則先人傳承的經典則為樹的根須與主干,我們青少年只有從中汲取養(yǎng)分才能茁壯成長。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弘揚下去,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們要多誦讀經典,認真學習、用心體悟。小到一則故事,大到一冊著作,其中都蘊含了豐富的道理和感人的美德。比如,我們從《孔融讓梨》中知道了要尊老愛幼;從《班門弄斧》中明白了做人要謙遜,不能自負;從《竭澤而漁》明白了要從長計議;從《程門立雪》明白了要尊敬師長;還從《司馬光砸缸》中明白了要臨危不懼、冷靜處事……感悟道理后,我們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我們先從最基本的做起:管理好自己,然后關心他人,關心社會,與人為善!袄衔崂弦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國學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中華文化就在我們身邊。
如果中華文化是一朵花,我們就要讓它香飄世界;如果它是一棵樹,就要讓它的枝冠像大地一樣廣袤;如果它是一團火,就要讓它的光芒驅走黑暗,照亮人類!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傳承文化精髓,開啟國學大門,弘揚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國學經典讀后感6
這段時間,我每天晚上寫完作業(yè)后喜歡看《三字經》,還大聲地背出來。媽媽覺得很奇怪,問我怎么突然喜歡看這本書呢?她說自己也只會背前面的部分,還想跟我一起往下背呢。
其實媽媽不知道,是因為在學校里,我經常聽到好多同學都會背《三字經》,而我卻只會開頭那幾句,心里不服輸。所以這個寒假我想好好學習一下,爭取趕上同學們。
我原本以為單純地背《三字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沒想到才看了前幾頁,我愛不釋手了。因為這里面講的全是古代的小故事,并且都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瑯瑯上口。有的句子能從字面上理解含義,有的句子意思很深奧了,好在每一頁都有拼音和注釋,可以讓我輕松快樂地學習。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這是說黃香九歲時知道在冬天先幫父母把被子暖熱了再讓他們睡覺。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向黃香學習,體諒父母的辛苦,有時間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后他媽媽剪斷織好的布來教育他的故事。我明白了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huán)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我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會退縮,要勇敢面對不放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边@告訴我們,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認真學習,無法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即使這個人再聰明,如果不用在正當?shù)牡胤,不刻苦不努力,長大后也會一事無成的。
媽媽說《三字經》這本書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從中學習了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識,讀后的確感到受益匪淺。我終于明白了古人為什么說讀了《三字經》,可以知道天下事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打算繼續(xù)讀下去,不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好好學習,理解記憶。我要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刻牢記在心,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的道理,做一個好孩子!
國學經典讀后感7
讀《國學常識》,學經典知識,對我個人來說,有不少收獲和體會。一方面,從國學經典中獲得了許多新知識,提高了自身素養(yǎng),特別是書中的管理理念,可以學以致用,對于我做好車間管理、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確實有用;另一方面,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xiàn)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必須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要學。《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眹鴮W經典里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自傲。工作后利用業(yè)余時間粗略地看了《論語》,現(xiàn)在,在工作的環(huán)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蓖轮腥瞬艥鷿ㄟ^不斷交流、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可以使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長足提高。
在為人處世上,我也從國學經典中學到不少。曾學到過孟子的這樣一句話:“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痹诋斀襁@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更應該以此作為行事標準。人可以窮,但是要有骨氣,要有奮斗的決心,只要勤勞,就能創(chuàng)造財富,F(xiàn)代社會機遇很多,造就了很多暴富的人,但是由于來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顯得那么不踏實。處在這個太平盛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以“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來要求自己。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眾多外國學者的關注。他們來中國旅游,來中國留學,特別想感受和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我們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但是當京劇、武術、中醫(yī)、古漢語文學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視線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經典拿出來細細品品,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我一直認為學習掌握一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才不愧為一個中國人。
國學經典讀后感8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些流傳了成百上千年的經典著作、詩詞曲賦、文學名著、名言佳句,如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觀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誦讀節(jié)目,感受頗深,經典誦讀大賽是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復賽和決賽都采取國學知識和應用題的形式,在全國各地的選手為代表來參賽,已檢測當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品德的傳承。
經典誦讀大賽在啟動儀式上,六十名學童集體誦讀《規(guī)》,并舉行了開筆禮。經典誦讀大賽是以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我愛記詩詞、對對碰和美德大考驗。
我愛記詩詞是在大屏幕上出現(xiàn)1個或2個字,由5名選手分別說出有這些字的詩詞,堅持到最后者獲勝。那么多的古詩詞流利的從他們的口中說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他們要下多少功夫!我覺得自己和他們相比遜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讀而且這個比賽清晰的`體現(xiàn)了我囯學生對詩詞的知識的掌握情況,也體現(xiàn)了我囯學生的博學多才!對對碰主要是回答“李白”“白居易”“杜甫”等的問題,從而得到三十分、二十分、十分。
最后是美德大考驗,導演會給選手們設置不同障礙,觀察選手們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三百四十名選手有許多選手沒有通過比賽,很遺憾。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傳統(tǒng)教育的教材,是弘揚族精神,張揚中華文化的魅力的法寶。
經典誦讀,使我們跨越了時空界線,連接起亙古爍今的世族文化精粹,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唱響了發(fā)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音。它是民族傳統(tǒng)與民族精神的化身。
培養(yǎng)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幫助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提高修養(yǎng)。提升我們語文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我們要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讓我們的每個人誠摯有愛、充滿活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和諧美好,讓我們的國家更富。
國學經典讀后感9
古時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賦從個人推廣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先要端正自己的內心;要端正自己的內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誠;要使自己意念真誠,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而后才能政治自己的家族,整治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國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從天子到平民,都是要把修養(yǎng)自身道德作為根本。一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敗壞,卻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那是從來也沒有過的。這就叫做知根本,這就叫做良知到來。
在這段文字中提出了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性,在《大學》中還有一段話闡明了這個關點,“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意為:所謂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養(yǎng)自身品德,是因為人們對于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偏愛,人們對于自己所厭惡的人往往會偏惡,人們對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偏敬,人們對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會偏護,人們對于自己所輕視的人往往會偏輕。因此喜歡一個人而知道他的缺點,討厭一個人而了解他的長處,這樣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語這么說:“人們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就不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壯。”這就是說不修養(yǎng)自身品德,就不能夠整治好家族。文字雖然闡述的是修身齊家之義,但是更深刻提出了人必須克服感情偏私問題。在一個大家庭中,對于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能心存公正而一碗水端平,使長幼親疏之間、姑嫂妯娌之間同心協(xié)力、和和睦睦,是很難辦到。所以,要想整治好家庭,必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無偏見,無好惡,待人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由此可見,“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作為一名老師,這種品質顯得尤為重要,每位老師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為誰的家庭富有、地位高低、孩子模樣好壞等作為喜歡或討厭他的標準,這樣才不愧于“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從品讀、學習《四書》中知道了做人的尊嚴、人格的力量、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感謝《國學經典》,因為有了它,讓我的生活不再單調乏味,讓我受到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它真是一碗心靈雞湯。
國學經典讀后感10
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燦爛的文明,留下了《弟子規(guī)》、《千字文》《三字經》等能夠讓我們幼童朗朗上口的經典!段覑蹏鴮W》這本雜志就是集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的一本小書,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讀著這本小書,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讓人不禁潸然淚下,久久難以忘懷……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煙臺女孩以身擋車救人被撞上演最美麗傳奇》:煙臺女孩刁娜和丈夫下班開車回家,在路上發(fā)現(xiàn)一名傷者倒在路中間,當是下著小雨,又正值下班高峰,這名女子有再次被撞的危險。為了防止傷者被二次碾壓,她和丈夫一邊撥打122和120,一邊挺身擋在女子身前,在這過程中,一輛小轎車躲閃不及,將刁娜掛倒,導致刁娜右小腿骨折。在救人之后,刁娜說:“一條腿換來一條命,值!”刁娜還說:“我只是不讓小悅悅的悲劇重演,只是希望世間從此沒有小悅悅的事件發(fā)生!边@是一顆多么美好的心靈呀!
我不禁想起了小悅悅事件,被車撞倒的小悅悅,躺在血泊里,這期間有18個人從她的身邊經過,可是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助之手,這人心真是冷漠得可怕。最后是一位拾荒的老奶奶抱起了她,但為時已晚,再高的醫(yī)術也回天乏術。受到連續(xù)碾壓的小悅悅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如果那時有一個人能拔刀相助,可能這個幼小的'生命就不會白白失去了。
同這18個人相比,刁娜是一個具有大仁大愛的人,因為她的挺身而出,挽救了一條生命,拯救了一個家庭,讓幼小的孩子擁有母親,讓丈夫擁有妻子。一個善舉,功德無量,刁娜不愧是最美女孩。
再想想我自己,我是一名小學生,也做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但是一些小善,卻可以做到。有時在操場上,看到有同學摔倒了,我經常愛理不理,覺得那不是我認識的同學,過去扶不是多管閑事嗎?有的同學在吵架,我常躲得遠遠的,F(xiàn)在想來,這是多么小的事呀,我完全可以把他扶起來,完全可以勸勸架!拔鹨陨菩《粸椤边@句話我要牢牢記在心中,以后在生活中要多幫助他人,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愛的人間。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無限好……”弟子規(guī)的《親仁》篇,在我耳邊回響。
因為仁愛,我們的心靈才會變得柔軟,世界才會變得幸福。
國學經典讀后感11
小時候,媽媽常常叫我背《三字經》,那和諧的音韻像一首歌回蕩在我耳邊。然而,每次媽媽給我講《三字經》的意思,我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如今,《國學啟蒙》踏著輕盈的步伐走進我的生活,瞧,它那淺藍色的封面透著濃郁的古典風,吸引著我的眼球,讓我愛不釋手。它包含了許多歷史故事,蘊藏著一個個深刻的道理,引領著我穿梭在中華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中,讓我回味無窮。
讀《國學啟蒙》,“勤奮”一詞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勤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不光表現(xiàn)在身體上,表現(xiàn)在行為方式上,而且表現(xiàn)在精神上,它靠堅強的毅力和意志支撐。
在《國學啟蒙》中,我佩服懸梁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我景仰囊螢映雪讀書的車胤和孫康,我崇拜鑿壁偷光學習的匡衡。莊子教育我 “生也有涯,知無涯”。朱熹告訴我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蔽募翁嵝盐摇懊魅諒兔魅,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一個人是否天生聰明,是否天賦過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苦。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無一不是吃過苦中之苦,經歷過艱難歲月的琢磨,并且能在苦難中堅持學習的人。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薄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睂W習是需要恒心的,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是不行的。讀著這些話語,我想到自己在學習上常犯冷熱毛病,尤其在得到媽媽和老師表揚的時候會勁頭十足,沒幾天就會像“有洞的.皮球——泄了氣”。有的假期或周末作業(yè)總是拖了又拖,常常讓媽媽喋喋不休地催促才能完成,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不高。數(shù)學老師告訴我,學習不能憑興趣,一個知識點沒弄通,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語文老師告訴我,學習一曝十寒,是會“老大徒傷悲”的!看到我三心二意,爸爸也常說我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成不了氣候”。讀著《國學啟蒙》一書,我發(fā)現(xiàn)其實爸爸說得一點兒也不錯,我真得及時改正缺點,不然就會應驗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了。我以前常常在想:時間怎么過得這么慢,離放假怎么還有那么長的時間?可如今,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好像什么也沒有做,我好像什么也沒學不到。
從今往后,我一定會把《國學啟蒙》銘記在心,用其中的至理名言警示自己要珍惜時間,做一個勤奮好學的人。
國學經典讀后感12
就我個人而言,閱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有很多收獲和經驗。收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提高自身素質,為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經典中學到了很多教育理念,我可以應用我所學到的東西。2: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中學習生活的真理和生活哲學。
現(xiàn)代社會知識更新迅速,他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太有限,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現(xiàn)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要海納百川,要博而精。學習新時代的知識技能是必要的。而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墩撜Z》中說:“學而不厭,教人不厭! “如果你回顧過去,知道新的,你可以當老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中的知識也是如此,就像陳年佳釀一樣,越品越味。
而且,只有國學經典才能經得起推敲和品味!墩撜Z?還說:“三人行,一定有我?guī)煛!斑@句話對我影響很大,讀書的時候我是一個自信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自豪。下班后,我利用業(yè)余時間粗略地讀了《論語》。現(xiàn)在,我知道這句話在工作環(huán)境中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巴轮腥瞬艥鷿麄兩洗髮W的基本功很扎實,書法、繪畫、音樂都懂。多年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面對問題的學生可以輕松應對。原本以為自己能像他們一樣自由應付,結果卻出乎意料。真是讓我佩服五體投地。也下定決心虛心咨詢有經驗的同事,利用假期練習書法,努力把基本功練得更扎實。效果相當不錯,在工作中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在學生的概念上,《論語》說:“因材施教!边@真是一個持久的真理。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事實上,這違反了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由于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結果并不理想。后來,我反思了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并向其他同事征求了建議。
最后得出結論: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我教幾個畢業(yè)的孩子有什么問題經常來找我說。比如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要求他們死記硬背文化知識。但建議身體素質好的孩子向體育發(fā)展,熱愛繪畫、有才華的孩子向藝術發(fā)展......讓他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國學經典讀后感13
作為炎黃子孫,我挑一盞蠟黃的燈,拂去粒粒纖塵,驕傲地翻開德的典籍,追根溯源,如數(shù)家珍。走進先賢的世界,我昂起頭,當之無愧的縱情歌頌著……
中國是德的國度,是德的故鄉(xiāng)。五千年了,我依然愛這土地,愛這歷史悠悠的煙云,愛這亙古不變的美德與情懷。
人生在世,何以安身立命?一技在身不如一個“德”字。德,便是安身立命的堡壘。人無德不立,家無德不寧,業(yè)無德不興,國無德不存。中華十德即“忠、孝、仁、智、信、禮、義、勤、勇、廉”。
孔融讓梨、蘇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戶曉,孔融小小年紀便用行動詮釋了“禮”的內涵。沒有糧食,便挖鼠洞食草籽,渴了,便嚙雪止渴;冷了,便以羊毛取暖;累了,便撫摸著漢朝旄節(jié),告訴自己“忠”是什么,并肯用19年時光去實踐。與蘇武同行,我找到了“忠”的真諦。
要論重情重義,那非關羽莫屬。自年輕時投奔劉備,對劉備便極其忠誠,即使白馬被擒,身在曹營,也仍不忘舊恩,終復歸劉備。他七尺男兒,滿腔熱血,手揮青龍偃月刀書寫“義”的經典傳奇。與他同時期的軍師諸葛亮也是一代英杰,他是神仙的化身,是智慧的帷幄者,是忠誠的代言人。
郭子儀注重修養(yǎng)身心,有勇有謀,在宦官專權、互相傾軋的唐王朝內部,他文武雙全、忠君愛國、赤膽忠心、處處以大局為重,對人對事忍辱負重,素淡謙恭、居功不傲。他的德行與素養(yǎng)是“君子”二字最美的注腳。
桃李滿天下的孔子周游列國,講求仁政;千古仁君趙禎也是一代“勤”的典范,造就了古代中國一世繁華;漢文帝劉恒曾親嘗湯藥,以孝心感化天下人;宋詞大家晏殊誠實中直,足以流傳千古……
中華五千年,名不虛傳的.文明古國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溫潤如玉的君子,他們知禮儀、懂文明、重修養(yǎng)、以德立命、以國立心,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真男兒!他們追根溯源、破舊立新,將深愛的已融入血液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代代傳承,連綿成我們的血脈,鑄造出我們的錚錚鐵骨。他們是有根的真正中國人!
13億華夏兒女的德行與情懷結成火紅的中國結,高高地掛在天空之中,日月同輝。
國學經典讀后感14
假期,我認真誦讀《國學啟蒙》系列,共八本。這是一部以國學經典為基礎創(chuàng)作出來的彩色漫畫。書中蘊含這大量的做人準則,能給予我們做好的人生指引。書中還有關于學習的,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边有“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皶x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于《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后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zhàn)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我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己,學習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fā)現(xiàn)是個死胡同,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墩撜Z》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學習,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同學們,閱讀國學經典吧!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成為德才兼?zhèn)涞男乱淮?/p>
國學經典讀后感15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學習國學經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國學讀書筆記 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了《經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國學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優(yōu)秀作文06-21
什么是國學-什么是國學教育06-24
國學經典誦讀感悟范文-國學07-03
國學經典07-28
國學經典07-14
國學的經典01-24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國學經典 作文01-09
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作文07-02
(優(yōu)秀)國學的經典07-06
經典國學作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