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代詩人韋應物《閑居寄端及重陽》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
閑居寄端及重陽
韋應物 〔唐代〕
山明野寺曙鐘微,雪滿幽林人跡稀。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黎明山色漸明,郊外寺院的晨鐘聲若有若無地傳來,大雪積滿幽林,路上人跡罕至。
獨居在此反而生出了閑情逸致,沒事都不想冒著風塵回到城中。
注釋
端,即韋端,是韋應物的從弟;重陽,即崔播,韋應物的外甥。人名考證見《休沐東還胄貴里示端》、《答僴奴重陽二甥》。
寺:指善福寺,在長安西郊灃水沿岸。
寥落:冷落。高興:雅興,高情閑趣。
風塵:指出行途中的風塵。
賞析
這是一首寄贈詩。
深山,古寺,朝霞,曉鐘;積雪皚皚,幽林簇簇,人跡稀少,這是一幅明麗、清幽、干凈、恬淡的生活圖畫。故而作者雖然閑居于此,冷落寂寞,卻滿心歡悅,安居不歸了。當友人高升,入朝做官之時,作者以此相寄,以一幅優(yōu)閑自樂的圖畫與仕宦那污濁、紛擾的生活相對,不但于比較中更顯出了“雪滿幽林”的意境,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對仕宦官場的厭倦之情
“山明野寺曙鐘微,雪滿幽林人跡稀!碧煲逊帕,山色漸明,鐘聲隱微,雪滿山林。詩人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描繪出了一個晶瑩剔透、遠離紅塵的世界,這也正合了詩人閑居的心境。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痹娙苏f寂寞獨處于此,獲得了他向慕的陶淵明等人那樣的閑情逸致,如果沒有必須辦的事情,他甚至都不想回去。風塵不歸,呼應上文“人跡稀”。這是詩人的價值取向,也是在向親人表露自己的心跡。
此詩以寫景起,以議論結。詩人布下了“雪滿幽林”這樣一幅圖景,由此而“生”出情感,“生”出議論,層層遞進,渾然一體。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是詩人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冬在鄠縣灃上所作,當時詩人辭官閑居灃上善福精舍,因閑居日久,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寄贈自己的親人。
【唐代詩人韋應物《閑居寄端及重陽》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暮春有感寄友人》注釋譯文及賞析06-20
重陽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7
《春曉》原文譯文及賞析07-08
重陽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4篇09-27
唐代詩人王維的詩07-04
夜雨寄北原文和譯文06-26
中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9
春花江月夜原文、詞句注釋及譯文07-03
《重陽》的原文及賞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