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解析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6高考作文解析
2016年高考已經(jīng)結束,大家對作文題目已經(jīng)比較清楚了,那么如何寫好這些高考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解析,希望能有所幫助!
2016高考作文解析 篇一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公布: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更容易進入大眾視野,評價他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常見,這些評價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xiàn)象的看法不盡相同,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種現(xiàn)象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曾參與過高考作文命題的華師大中文系教授楊揚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就題目本身來說,兩個元素還是比較明顯的,一是“評論”,二是“他人”,但是要寫好還是有難度?唇鼛啄甑纳虾UZ文高考作文題目,一個特點是“論”的色彩比較強!睏顡P認為考題也體現(xiàn)了近年來上海語文教學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鼓勵發(fā)表意見。
不過楊揚認為,如能給考生多一些選擇更好。“個人覺得應該出兩個題目供學生選擇,有的學生本身對‘評價’一事不感興趣,就會有些為難。如果是我們高校出題,一般會出兩個題目,讓考生有選擇余地!
上海市中國中學的語文老師、書評人陳嫣婧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海今年高考作文的亮點,首先是材料貼合生活,隨著網(wǎng)絡,特別是社交軟件的興起,現(xiàn)代人的私人生活多少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皶裾掌,談旅行,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多少都會涉及到這些內(nèi)容。所以要不要參與評價他人的生活,怎么評價,就成為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其次,這個題目雖然“接地氣”,但切入點和提升力卻仍是有的,也就是說,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此外上海這題其實出得很海派,什么是海派呢?就是尊重世俗生活,尊重個體的存在和人的矛盾,這東西雖然看上去很瑣碎,其實也可以說是另一種深刻!
陳嫣婧認為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待這個題目:“我們能不能評價他人的生活?如果很積極地評價,會不會有左右他人生活的嫌疑?然而如果一味地保持沉默,又會不會將自己孤立到公共生活之外?其次,要怎么評價?如果只是一味地給朋友圈里的朋友們點贊,那么這算不算評價,這種評價有意義嗎?反過來,如果你到處吐槽甚至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隨意指摘,那么從個人角度看,這是一個修養(yǎng)缺失的問題;從群體角度出發(fā),這是對他者私人生活空間的強行侵犯,會對他人造成很大的困擾。那么如何把握一個尺度,又或者說有沒有這樣一種尺度,能使人在公共生活空間和私人生活空間之間尋找到一種平衡,這本身也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而從更本質(zhì)的層面上看,任何評價其實都是基于價值觀的。去評價他人生活,是一種自我與他者價值觀的碰撞和交鋒。你是堅守自己的價值觀,還是試圖接受他人的價值觀?特別是當這種交鋒結束,個體又回歸自己的生活空間里頭時,價值觀的碰撞仍然將在多大程度上產(chǎn)生意義、發(fā)生作用呢?且對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這種碰撞的結果是正面意義較大還是負面意義較大?這些都值得好好討論。籠統(tǒng)地說,這是一個涉及個體究竟該如何參與到公共生活中去的問題,雖然現(xiàn)在社交方式多樣化了,但就像千百年來中國人愛嘮嗑、愛家長里短一樣,評價他人生活最終也并不是一個全新的問題,相反,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但探討價值卻一直都在,這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永恒的問題!
從寫作技巧上看,陳嫣婧提出:“抓住一個角度,辯證地看待,如能進一步討論出這個問題本身的兩難性、矛盾性,甚而認識到這是一個關乎自我與他者,個體與群體,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永恒命題,這就能寫出水平。”
2016高考作文解析 篇二
2016年北京卷大作文穩(wěn)中有變,選材思路與考查目標更顯成熟。
穩(wěn)——讀寫一體,雙線并行
“穩(wěn)”的一面,體現(xiàn)在形式上是讀寫一體,作文題從閱讀題延伸出來;體現(xiàn)在內(nèi)涵上是雙線并行,側重考查學生對歷史傳統(tǒng)和個人生活的關注。
讀寫一體的形式在2015年高考(精品課)中首次出現(xiàn),用《說起梅花》引出“深入靈魂的熱愛”這一文題,2016年則用《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引出“‘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這一文題,在形式上一脈相承。
雙線并行的內(nèi)涵則是北京卷命題的傳統(tǒng),在2014年仍采用單一作文命題時,就考查了“老規(guī)矩在當代被重提”這樣既涉及到歷史傳統(tǒng)理解,又關系到當下生活認知的題目;2015年首次采取“二選一”的命題形式,“假如我與心中英雄共度一天”對應歷史人物的了解,“深入靈魂的熱愛”關系個人生活的感悟,二者并行的特征更加鮮明。在2016年作文題中,“‘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涉及對傳統(tǒng)藝術的體悟和闡釋,“神奇的書簽”對應個人“讀書”經(jīng)驗的思考與表達,是一貫命題思維的延續(xù)。
變——二選一作文題的審題構思與文體差異性
“穩(wěn)”的傳統(tǒng)應該堅守,“穩(wěn)”中的“變”更值得關注。
雖然兩年都有一道作文題從閱讀延伸出來,但在思路上有很大的突破。2015年從《說起梅花》到說起生活中的其他一“物”,本質(zhì)上是寫作思路的類比,在寫法上引導價值很大。作者用梅花這一具象來傳達關于民族精神、民族交流等“靈魂”層面的內(nèi)涵,學生也應同樣借助具象的載體傳達背后“深入靈魂”的意義。而2016年從《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到解說“‘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雖然在思路上仍有引導,但同時也有了限制,體現(xiàn)在題干要求中就是“不要局限于陳忠實散文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在原文的基礎上,展現(xiàn)個性化的積淀、思考和表達。
另一方面,兩道作文的差異性也進一步明確。除了關注點的不同之外,還體現(xiàn)出思維方式的不同及文體的不同。在思維方式方面,“老腔”一題強調(diào)腳踏實地的論證,要做到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書簽”一題強調(diào)天馬行空的想象,要從零開始“構建”一個故事。其中第二題的考查,對學生“想象力”的強調(diào),可以說是建立在2015年“假如我與心中英雄共度一天”考題基礎上的進一步跨越,也是本次考題的最大亮點之一。
在文體方面,這兩種思維分別落實為“議論文”和“記敘文”,這也是首次明確體現(xiàn)在題干要求中的。(相比之下,2015年只明確了“記敘文”,另一題則“文體不限”。)未來考生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文體意識,不僅包括對文體形式的把握,還包括對文體目的的理解。例如2016年“書簽”一題,在“記敘文”的要求之下,提出了“表現(xiàn)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有細節(jié)、有描寫”的具體要求。這恰恰對應了學生在記敘文寫作時常見的兩大誤區(qū)——只顧敘事而忽視了主題的集中、僅有敘述而忽視了具體的描寫。而“老腔”一題,在“議論文”的要求之下,也提出了“從老腔的魅力說開去,不要局限于陳忠實散文的內(nèi)容”等具體要求。這提示未來的考生,不僅要明確考場上“寫什么文體”,還要進一步明確“做到哪些才算是寫好了這種文體”。
不論“穩(wěn)”的一面還是“變”的一面,可以說,北京卷的作文題正在進一步走向成熟。而這種成熟的背后,是對語文學科本質(zhì)的探索和解讀。學生學語文,不僅要讀懂、讀通、理解他人,還要能寫、會寫、懂得交流,這是“讀寫一體”背后的邏輯。學生學語文,學習的是人類、民族和社會的共同意識,同時也是自我、心靈和情感的獨特體驗,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仰望星空,這是提升兩篇作文差異性背后的邏輯。因此,未來的考生有必要全方位地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應對試題的挑戰(zhàn)。
【高考作文解析】相關文章:
我來解析解析著名攝影師的作品!07-09
apologize詞組及解析08-01
denmark例句解析08-01
朗讀教學解析07-03
交通手勢解析06-05
面試的原則解析07-13
解析面試結果07-13
解析離職的手續(xù)02-15
imagine近義詞及例句解析08-04
always中文解析及用法08-04